• [1]

    陈灵海. 记忆与遗忘的竞赛:清代律学史中的“箭垛”和“失踪者”.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50-163.

  • [2]

    赖大仁, 张雨舟.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0-168, 206.

  • [3]

    於梅舫. 识宋学与辨新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学旨趣解析.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49-164.

  • [4]

    陈旭东, 程霖.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与新时代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学术月刊, 2019, 51(6): 45-52.

  • [5]

    杨国荣. “事”与“史”. 学术月刊, 2019, 51(1): 11-23.

  • [6]

    齐卫平,樊士博. 新使命与新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话语创造. 学术月刊, 2024, 56(2): 21-32.

  • [7]

    颜青山.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 [8]

    马戎.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学术月刊, 2019, 51(2): 167-175.

  • [9]

    黄平. 王小波与文学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34-143.

  • [10]

    夏中义. 学术史提问与“新世代”焦虑 —— 兼回应王建疆教授. 学术月刊, 2016, 48(06): 93-100.

  • [11]

    朱军. 公羊学新变与近代小说的国家想象.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 [12]

    . 世界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 学术月刊, 2023, 55(1): 138-153.

  • [13]

    胡洁.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0-146.

  • [14]

    吴婷.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 [15]

    黄向春.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学术月刊, 2019, 51(8): 168-178.

  • [16]

    孟捷.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1, 53(2): 65-74.

  • [17]

    杨乃乔.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上) ——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10-124.

  • [18]

    杨乃乔.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下)——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09-122.

  • [19]

    张剑波, 桑玉成. 战争与国家形成的学术史探析. 学术月刊, 2022, 54(7): 93-106.

  • [20]

    刘恒武. 图像观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