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
赖大仁
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既与当今社会现实语境有关,也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有意无意的贬抑,或者过于学理化、体系化的阐释,或极力把它神圣化、原则化或“指导思想化”,都容易使它陷入脱离实际的更大困境。应当尊重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独特性,还原其本来的特质和精神,恢复它本来就有的强大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观照文艺的唯物史观视野和意识形态观念、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以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与价值理念。联系当代文论和文学研究的现实进行理论反思,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力量的思想资源,引入到当代文论和文学研究中来,重视意识形态批评,强化现实批判性,坚守人学价值立场,从而激活它应有的生机活力。
当代中国文论的学科反思与建构的理论基点
赖大仁
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文论在变革发展中不断进行学科反思,也不断寻求当代文论话语体系重建。1990 年代中期之后,文论界先后有过关于“失语症”“反本质主义”和“强制阐释论”等几次影响较大的学科反思,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当今更值得关注的应是当代中国文论的“自我迷失”问题,具体表现为作为“文学理论”之学科特性的迷失,作为“中国文论”之主体身份的迷失,作为“当代”文论之当代品格的迷失。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学科反思,进而探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点问题。这些问题关涉到当代文论建构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学科定位和理论形态,它所依据的文学事实或文学对象,以及建构的思路和价值目标等。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赖大仁, 张雨舟
从我国现当代文论学术史来看,文学本质论是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生成的。建构的文学本质论话语既有对西方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借鉴吸收,也有对古代情感表现论和语言艺术论文学观念的传承。当代文学本质论话语建构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文艺观念为基础,也受到苏联文论观念某些影响。新时期文学本质论在历史反思基础上走向理论重构,审美论和“人学”等文论话语建构适应了时代变革发展要求。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本质论的开放性延展颇为复杂,反本质主义讨论带来的反思性和重构性成为其内在动力,开放性、多元性、个性化探讨形成新格局。在今天,文学本质论探索面临一些新情况,关涉如何构建新话语形态、理论构建的出发点和现实依据、文学经验总结与理论观念建构的辩证关系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探讨。
关键词: 文学本质论, 话语构建, 现代生成, 当代演变, 理论反思
当代文艺学研究:在本质论与存在论之间
赖大仁
当代文艺学研究中的“本质论”与“存在论”是不同的理论观念和研究思路,各有其特点和意义价值。“本质论”文艺学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意义不应当终结,而“反本质主义”的滥用和扩大化则容易导致虚无主义并带来文艺学的“自我迷失”。“本质论”与“存在论”的研究未必有好坏优劣之分,更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不同研究思路之间可以彼此互补。应当重新认识“本质论”文艺学研究的意义价值,以应有的历史性态度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理论反思,获得历史启示与借鉴。当代文艺学研究应当坚持在实践论基础上,寻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认识论与价值论统一、知识论与功能论统一,推动当代文艺学创新发展。在这种理论诉求上,“本质论”与“存在论”文艺学研究彼此相通。
关键词: 当代文艺学, 本质论, 存在论,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
赖大仁, 张园园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重视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考察百年来我国“人学”文论观念的历史嬗变,涉及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人的文学”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旨在唤起人的觉醒,走向追求个性和情感解放;“人民文学”体现了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方向,旨在让文学在人民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文学是人学”旨在张扬主体精神及其文学自觉,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历史实践来看,“人学”观念始终存在着双重维度之间的张力互动关系,因时代条件变化其双重维度不断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某种新的平衡状态。新时代“人学”文论观念的总体发展趋向,必然要求走向两个维度之间的双重变奏和辩证发展。
关键词: “人学”文论观念, 人的文学, 人民文学, 双重维度, 辩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