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English
期刊简介
MORE >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1月。19583月,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简称上海市社联,《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社联的机关刊物。上海市社联历任主席为陈望道、夏征农、罗竹风、李储文、秦绍德,现任主席为王战,党组书记为王为松,专职副主席为王为松、任小文,党组成员包括王为松、任小文。“文革”期间,上海市社联停止活动,《学术月刊》停刊。1978年上海市社联重新恢复职能,《学术月刊》也随即于19791月复刊。

《学术月刊》的创办,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著名学者郭沫若题写了刊名。在创刊和复刊的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近百位前辈、专家和学者,如沈志远、王亚夫、石啸冲、许杰、刘佛年、吴承禧、吴文祺、尚丁、周谷城、周原冰、曹未风、曹漫之、冯契、刘大杰、沈尹默、束世澂、宋原放、李平心、李亚农、罗竹风、周予同、周抗、金仲华、陈文彬、陈守实、陈虞荪、孟宪承、胡曲园、唐弢、黄逸峰、舒新城、杨宽、漆琪生、蔡北华、王眉征、乔彬、吴泽、汪旭庄、张薰华、徐中玉、章恒忠、傅季重、丁祯彦、马达、王维、方重、马飞海、江岚、朱东润、孙怀仁、沈以行、陈京璇、李佐长、李培南、李俊民、李储文、陆志仁、杭苇、金顺尧、郑心永、胡少鸣、钟望阳、施平、夏禹龙、姚耐、徐仑、徐盼秋、舒文、蒋学模、曾乐山、蓝瑛、蔡尚思等担任过常务编委、编委。历任总编辑为:周原冰、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金福林、姜佑福;现任总编辑为金福林。其中,王亚夫任总编辑达三十年之久,为《学术月刊》的创建、成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创刊以来,《学术月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学术之气、敦厚之风、超拔之度自期自励,“扎根学术、守护思想、深入时代”为办刊方向,注重学术积淀、传承与创新,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与重大研究成果发稿兼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  2003年和2005年,《学术月刊》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第三届“国家优秀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学术月刊》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2年,《学术月刊》被列为国家社科规划办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32015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16年荣获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称号。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连续多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学术月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稳定的来源期刊,并入选“C100期刊目录(2018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列“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第3位(含高校学报)。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8年版)》中,《学术月刊》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2020年,《学术月刊》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列“人文学科综合刊”第1

2006-2020年,《学术月刊》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二次文献传播平台上转载、转摘的文章总量,连续15年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此外,《学术月刊》杂志社于2003年率先发起“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最初与《文汇读书周报》合办,2006年和2011年先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界享有良好声誉与较大影响力。

站内搜索
信息公告
MORE >
关注我们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公众微信号

友情链接

会议 | “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纪要

  • 分享到:

2024年4月13日,“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河仁楼社会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内含“新文科建设圆桌论坛”以及“中国社会思想”“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社会活的基础”“社会理论与当代生活”四场专题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了具有建设性的学术交流。


研讨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成伯清教授主持,主办方代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吴愈晓院长就“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的主题,介绍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在探索本土理论的努力与社会理论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对学术期刊和院系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的支持。《学术月刊》总编辑金福林立足期刊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定位,介绍了创刊历史、编辑旨趣和栏目设置,对研讨会的讨论成果表示期待,对参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帮助筹备此次研讨会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诸位老师同学表示了衷心感谢。

本次研讨会第一项正式议程为“新文科建设圆桌论坛:社会理论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旨在研讨社会理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应如何设计,以及如何吸引更多优秀学生从事社会理论研究。论坛由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成伯清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钧鹏教授、上海大学肖瑛教授和李荣山教授、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社会学培养方案以及个人的理论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就社会科学理论现状、多元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研讨会第一单元上半场围绕 “中国社会思想”展开。南京大学沈毅教授通过对“自利疏离型”和“过度嵌入型”两类亲属网络案例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亲属网络平衡性的达成条件以及可能的义利紧张性,从而对三者及三者以上人际网络平衡性问题的讨论有所启发。杭州师范大学王小章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模式”及其终结——重温费孝通的发展模式论》,围绕费孝通的经济发展模式论,回顾了费孝通在比较研究上从“类型”到“模式”的转变,指出模式论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呈现了现代经济在各地启动和起步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各种模式的归一又会走向“模式的终结”。复旦大学郁喆隽副教授从“绝地天通”的讨论出发,在关注“发生学叙事”和“后效与功能叙事”的前提下,对话祭祀理论,关注中国传统祭政体制的形成,强调了中国传统社会祭祀权与王权的双向支撑关系以及祭祀权所导致的垂直差序。南京大学郑震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思考不确定性问题,以社会学和社会理论的角度反思《周易》、关注《周易》的思想策略和框架,并指出勾勒《周易》风格的概念彰显了对世界的关系性认知,从而为中国传统思想奠定了一个方法论基本预设。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和上海大学肖瑛教授从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等方向对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进行了详实细致的评议。

第一单元下半场聚焦“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鲍磊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直觉作为一种社会学方法的可能性》,从西方哲学传统和中国文化传统中对直觉的丰富讨论出发,提出直觉是一种另类的认识方式,拥有特定的关注对象,可以发展为社会学的方法和工具,即社会学者能够凭借经验、知识,迅速认识、全面理解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姜利标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再现文法修辞理念:社会学知识生产传统中的表达策略》,认为社会学体系化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具有中层思维特性的文法修辞表达模式,局部文本的观点呈现也存在特定且可操作的技巧和路径,包括比喻、分类、夸张和颠覆。再现社会学知识传统里的文化修辞理念,既可以说是对社会学知识传统的创意解读,同时也是为学科知识如何创生发展提供参照性经验。华中科技大学罗朝明副教授从费孝通的代际关系和文化自觉传统出发,结合西方现代学传统对代际联系的看法,总结并分析了世代之间联系的中西之别,以及世代联系如何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活力或曰生长能力之所在。南京大学王佳鹏副教授从费孝通的“自觉”论述和自觉意识本身入手,梳理了费孝通从1930年代的北平学习时期、留学英伦时期到魁阁时期,最后到其晚年对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的思考,揭示出费孝通一以贯之的“自觉”意识以及过程中的若干转变。这一脉络说明90年代以“美人之美”十六字为核心的“文化自觉”是对此前研究计划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社会学可以借此发展出一套“自觉”社会学,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知识社会学或反思社会学。杭州师范大学王小章教授和南京大学郑震教授从概念区分、文章思路以及理论背后的脉络等角度对以上内容进行评议。

第二单元上半场的主题为“社会生活的基础”。苏州大学王赟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先哲、发明家抑或信使:社会学家的社会角色》,从知识社会学意义思考社会学家的社会角色,通过对先哲和发明家的角色反思,指出社会学家的社会角色是赫尔墨斯式的信使,从而推动这个世界的沟通。华东师范大学吴越菲副教授聚焦“利益”概念,探讨利益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何以可能,分析利益的理论起源与社会学语境中的利益,通过利益面面观来进行启发式的考察,从而推进社会学对利益的理论认知。上海大学杨勇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假设检验方法的实用主义思想基础——基于杜威科学教育课程的讨论》,从杜威的科学教育课程出发,解释其中有关人性论、知识论和生存论的实用主义思想,并尝试推进文化自觉的讨论,这其中实用主义反抗形式主义和回到人的存在状态的思路值得今天的研究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张巍卓副教授基于马克思青年时代重构希腊哲学史的写作计划而讨论社会本体论革命的前史,并通过关注哲人的自我意识,来理解时代中的人和时代的关系。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和上海大学李荣山教授分别对四位专家的报告进行评议,并就研究思路和写作方法进行点评。

第二单元下半场主要讨论“社会理论与当代生活”的议题。复旦大学梅笑副教授聚焦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基于鲜活的研究案例,指出医患沟通事实上是一种目的行动而非哈贝马斯意义上的沟通,因而有产生异化的倾向,破解之道则是要重建人与人的共鸣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彭亚平副教授关注的是塔尔德对莱布尼兹单子论的社会学改造能够给数字社会学带来的启示,回顾了塔尔德的理论创新和方法贡献,指出今天的大数据工具使得追踪塔尔德的个体化过程成为可能,新单子论因而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浙江大学周沐君副教授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的论述出发,指出经验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并不能直接对应理论中的系统与生活世界,因而将公共领域与公民社会联系起来是存在问题的,真正能够产生公共领域的是“间隙性空间”。东南大学朱雯琤老师以《福柯治理术视角下的家庭与当下家庭关系》为题进行报告,阐释了福柯治理术下不仅有自上而下将家庭视为治理单位的视角,也有自下而上“治理自己”的家庭研究视角,她结合江浙沪地区“两头婚”的田野资料,提出了从个体治理出发讨论家庭关系的新思路。苏州大学王赟副研究员和南京大学郑作彧教授结合福柯、哈贝马斯等理论家的写作背景和当下中国的社会背景,中肯地点评了四位专家的报告,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正式研讨之前,进行了周晓虹教授新著《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发布会。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陈冬华教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霞编审分别致辞,周晓虹教授发表感言。陈冬华教授、李霞编审、翟学伟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