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English
期刊简介
MORE >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1月。19583月,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简称上海市社联,《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社联的机关刊物。上海市社联历任主席为陈望道、夏征农、罗竹风、李储文、秦绍德,现任主席为王战,党组书记为王为松,专职副主席为王为松、任小文,党组成员包括王为松、任小文。“文革”期间,上海市社联停止活动,《学术月刊》停刊。1978年上海市社联重新恢复职能,《学术月刊》也随即于19791月复刊。

《学术月刊》的创办,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著名学者郭沫若题写了刊名。在创刊和复刊的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近百位前辈、专家和学者,如沈志远、王亚夫、石啸冲、许杰、刘佛年、吴承禧、吴文祺、尚丁、周谷城、周原冰、曹未风、曹漫之、冯契、刘大杰、沈尹默、束世澂、宋原放、李平心、李亚农、罗竹风、周予同、周抗、金仲华、陈文彬、陈守实、陈虞荪、孟宪承、胡曲园、唐弢、黄逸峰、舒新城、杨宽、漆琪生、蔡北华、王眉征、乔彬、吴泽、汪旭庄、张薰华、徐中玉、章恒忠、傅季重、丁祯彦、马达、王维、方重、马飞海、江岚、朱东润、孙怀仁、沈以行、陈京璇、李佐长、李培南、李俊民、李储文、陆志仁、杭苇、金顺尧、郑心永、胡少鸣、钟望阳、施平、夏禹龙、姚耐、徐仑、徐盼秋、舒文、蒋学模、曾乐山、蓝瑛、蔡尚思等担任过常务编委、编委。历任总编辑为:周原冰、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金福林、姜佑福;现任总编辑为金福林。其中,王亚夫任总编辑达三十年之久,为《学术月刊》的创建、成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创刊以来,《学术月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学术之气、敦厚之风、超拔之度自期自励,“扎根学术、守护思想、深入时代”为办刊方向,注重学术积淀、传承与创新,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与重大研究成果发稿兼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  2003年和2005年,《学术月刊》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第三届“国家优秀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学术月刊》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2年,《学术月刊》被列为国家社科规划办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32015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16年荣获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称号。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连续多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学术月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稳定的来源期刊,并入选“C100期刊目录(2018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列“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第3位(含高校学报)。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8年版)》中,《学术月刊》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2020年,《学术月刊》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列“人文学科综合刊”第1

2006-2020年,《学术月刊》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二次文献传播平台上转载、转摘的文章总量,连续15年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此外,《学术月刊》杂志社于2003年率先发起“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最初与《文汇读书周报》合办,2006年和2011年先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界享有良好声誉与较大影响力。

站内搜索
信息公告
MORE >
关注我们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公众微信号

友情链接

综述 | “第十一届边疆中国论坛暨中国的边疆治验、文化政治与理论探赜”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吴艳华(喀什大学)
  • 分享到:

2023年8月23日-25日,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主办,喀什大学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和西安外国语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十一届边疆中国论坛暨“中国的边疆治验、文化政治与理论探赜”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喀什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等20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主要由大会主旨发言与分组研讨两部分组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马戎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教授、复旦大学唐世平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5位教授分别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民族的概念、边疆中国的两种视域、边疆的界定、现当代新疆的地位和作用等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马戎教授回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对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与1984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1952年以来历次《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条款,认为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实际上在保持传统话语的同时,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和民族工作指出了大方向。姚大力教授提出,民族具有二义性,即国家民族与族裔民族。民族主义是导致民族二义性的原因所在。突破以一族一国为追求的族裔民族主义要回到英美民族主义的原则,即主权在民的原则,也要有超越原教旨民族主义,以最大的热情拥抱多民族国家和文化多元的态度。


唐世平教授认为,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新疆的天然禀赋需要我们转变对新疆地位和作用的传统认知,从作为欧亚大陆心脏的新视野来审视和谋划新疆发展。为此,要加快以乌鲁木齐、喀什等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用现代技术赋能新疆稳定与安全;优化与完善新疆地区的教育资源。纳日碧力戈教授区分了边疆中国的两种视域,即象征视域与指号视域,并指出,象征视域以纯语言学为代表,属于皮相内,是二元观;指号视域以指号学为代表,皮相内外兼顾,是三元观。观察和研究边疆中国需要从二元到三元的视域转换。


李鸿宾教授分两个阶段阐释了唐朝疆域的“赢”与“缩”,认为统治力的强弱是唐朝疆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权力、群体、地域构成了王朝国家的三个基本要素。权力支配群体,带动地域。“边疆”的本质表现为权力及其影响的范围划定,即权力弱化的地理依托。


分组研讨环节,学者们以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为支撑,从宏观、微观、历史、现实、国内、国外等多维度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生成、中国现代国家的建设及边疆治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辖、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研究的思想史梳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指出,中华文明的人口载体,在古代是“天下之人”,在现代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天下观”。浙江师范大学于逢春教授认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漠板块、泛中原板块、辽东板块、雪域板块、海上板块等五大文明板块。各版块接力参与了中华帝国的构建。大一统思想、天下一家理念包括华夷同源则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粘合剂。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邱文平副研究员提出,中国文明无论从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到现实中的意识形态,都与西方世界构建的世界秩序存在极大差异。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以中华文化为载体的“一体”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多元”是并行不悖的。未来的世界必将走向多种“文明型国家”共存的时代,摆脱西方文明的奴役和控制,走向文明的自主之路是不同民族、种族的天然权利和必由之路。清华大学王东杰教授从政治建设角度区分了现代国家建设的三个主题:主权国家、国族国家、公民国家,并指出现代国家作为政治—社会共同体,两个关键性要素是主权、民权。在捍卫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平等开放的公民权是建设现代国家的最紧要之处。


边疆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内容之一。喀什大学许科龙波副教授认为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应构建“边疆—腹地”的治理共同体、以边疆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边疆地区“法治现代化治理、将区域协调发展融入边疆现代化治理以及推进区域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云南大学郭台辉教授通过对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的D县调研,提出其建构的乡村综合治理员、“一呼即办”小程序、“四联四创”工作机制等“三网融合”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的结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可谓是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的第三驱动。


历史问题是重大原则问题。史料的挖掘、史实的呈现、史观的树立关系边疆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西北大学席会东教授考察和梳理了汉代的丝绸之路及其西域治理,提出西汉之前已有丝绸之路。西北师范大学马玉凤副教授认为,在哈密卫的研究中应摒弃明朝不如汉唐的偏见,以更宽阔的视野认识明朝的天下观,充分认识到傅安、陈诚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使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兴盛这一空前壮举的历史基础。加强明朝经略西域的历史研究,特别是通过吐鲁番与哈密关系的演变来认识明朝与西域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英教授从清朝治理新疆的具体举措出发,论述了清朝治理新疆的措施,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做的贡献。喀什大学徐连栋老师以清代伊犁旗屯为研究对象,指出尽管旗人对旗屯有着抗拒心理,但旗屯促进了族际间的互动,稳定了清政府管理秩序。


在学者们关注新疆历史研究同时,多位学者对西南、东北、华北历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吉林大学管中合教授分析了1862年-1931年间奉天东边道地区的匪患与治理。


上海师范大学秦中亮副教授梳理了河朔藩镇概念自晚唐到明清的形成与演变。云南大学刘灵坪副教授将土司纳入明清地方行政体系及行政实践中进行考察,阐释了清朝时期地方土司与道府州县的密切联系。


除从较广泛意义上开展历史问题研究外,多位学者关注到前人鲜少涉及的领域,研究内容与结论令人耳目一新。西安外国语大学张少丹老师以牛肉与餐桌为题,将清代宰牛史置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之下,考察了中国的宰牛业是如何在蒙古使者、回回牛商等群体的共同需求和推动之下发展的。兰州大学张景平教授在分析了“洞子渠”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用途后,提出河西走廊“洞子渠”与伊朗坎尔井有着明显渊源,并与吐鲁番坎尔井有着技术交流关系,本质上是元代亚欧大陆技术大交流的遗产。兰州大学沈一民副教授通过对明朝时期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地图的全面分析,系统研究了明朝对于日本海的认知。榆林学院内玛才让老师则将历史学与语言学有机结合,重点利用满文文献,对“阿哈拉克齐ahalakci”在上述不同地区所对应的品级、职位名称等进行系统考证,以期阐明“阿哈拉克齐”在彼时不同区域(族群)内所指的准确涵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历史文献、文学笔记、诗词歌赋、生活习俗等均熔铸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基因与精神实质。福建师范大学秦琼副教授通过对唐代僧人归葬的研究,提出于阗僧人死后归葬故乡实为中原汉人习俗,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也成为中原与西域互动的桥梁。北方民族大学杨蕤教授通过整理宋人的笔记小说,归纳出当时宋人对于西域的认知情况及其对西域的书写特征,为研究两宋与西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喀什大学曹立中教授、吕世英老师分别聚焦西域边塞诗、汉唐边塞诗,阐释了其中蕴含的“大一统”思想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此外,四川大学邹立波教授对民国时期的游记—《西行艳异记》的研究、南京大学韦俊辰博士生对画报——《良友》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边疆问题的新思路、新视角:一是考察西部边疆要放眼全国,而不是限于一隅;二是要注重以景观为媒介构建现代国家身份。


边疆问题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新疆历来是边疆研究的重点对象。与会学者们从人口、教育、社区建设、话语建构等多个方面就新疆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通过直接调研,结合大量数据,回击了西方关于新疆人口问题的谬论,指出新疆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婚育观念日益现代化、死亡率急剧下降。这反映了国家对新疆各方面建设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吴宁副研究员结合调查研究,总结出南疆少数民族农民现代化实践的基本路径,即中央政府高位部署、基层政府协调推动、社会企业协同合作、个体思想转变。新疆师范大学罗意教授分析了新疆北部三个社区的交融发展嵌入机制的生成条件、发展机遇。新疆师范大学严学勤副教授以行动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通过“认知-情感-践行”的路径增强南疆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京大学张哲副教授对内高班新疆籍学生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社会上可能存在的歧视性政策或遭遇,他们的族群认同在进入大学和工作单位后还有可能被再次确认、甚至强化。


针对西方学者使用的自十七世纪已降西方知识生产中所体现出的东方主义乃至此后殖民主义体系话语之下的学术话语,新疆大学程秀金教授提出应建立一套超越东方主义及殖民主义的知识体系,在话语权方面正本清源,瓦解近代西方对于新疆带有东方主义和殖民主义图谋的地名话语建构。喀什大学司律副教授认为,在话语体系建构中,第一警惕西方民族主义话语;第二,积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话语;第三,形象呈现各民族共享的符号话语;第四,用好新疆各民族的民间话语。


边疆研究是一个外延相对宽泛的概念。学者们的研究既包括对中国边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关注,同时表现为中西理论、实践相互交织、借鉴的研究范式。西安外国语大学黄达远教授以俄国瓦里汗诺夫与鄂木斯克军校为研究对象,提出要摆脱传统历史观,站在新的角度观察近现代亚欧大陆内部的博弈,打破“一国一族”的历史叙事模式。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志副教授梳理了西方地缘政治思潮的演进及趋势,分析其核心要义,认为中国边疆治理要把握边界划分、地缘政治博弈不凸显等有利条件,也要防范和化解空间封闭与流动、大地缘政治博弈与欧亚地缘位置等不利因素。北京大学昝涛教授系统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的“因俗而治”。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如东副研究员借助顾颉刚先生的中国古史与历史地理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论启发,综合拉铁摩尔的边疆研究理论,从长时段历史人类学路径对奥什绿洲当代边境冲突事件背后的社会-地理之历史结构进行挖掘,揭示了其层累的边疆性特质。华东师范大学李磊教授阐述了倭人针对东北亚政局变动所提出的政治构想及其对日本列岛上政治思想发展的影响,即使持节、都督权限的获得与“治天下大王”名号形成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思考了日本古代国家天皇名号的历史渊源。


区别于上述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的研究在梳理和阐释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基础上,为边疆研究提供了学术指导、理论借鉴与实践启发。厦门大学张亚辉教授在细致分析了吴文藻关于民族和国家问题研究的文本,认为吴文藻主张将民族和国家都看作是现代性的文明事业,以国际主义为前提的国家主义和以自由为目标的民族主义的建设,才是思考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向。四川大学陈波教授以“李安宅与边疆研究”为题,全面阐述了李安宅的生平、学术著述、实地研究及其对边疆、边疆社会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教授以个体、自由、现代民族为关键词对阿克顿有关民族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中央民族大学袁剑教授围绕中亚的世界体系位置、生态结构与周期性变迁对贡德·弗兰克有关中亚“黑洞”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思想史层面的梳理与解读。


综上而言,与会学者们对边疆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多维度的特质,研究广度与深度并存,传统理念与现代视域交织,既有对民族及民族主义概念、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等的理论上的再思考、再认识,也有以调查研究与文本分析为方法对现实和鲜少研究领域的新关注、新思考。这不仅反映了边疆研究中一脉相承的学术旨趣与理论自觉,也指明了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今后,在深化以某一学科理论与方法为支撑的研究同时,大力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研究的话语体系将是边疆研究学者们肩负的时代使命。

作者:吴艳华(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