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学术月刊》编辑部承办的望道讲读会•2024上海书展特别活动——“人文社会科学年度学术热点中期研判暨《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出版座谈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召开。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高等学校学术文摘》)、《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上海人民出版社与《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等上海地区理论学术期刊与媒体的主编与学科编辑二十多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分别致辞。会议由《学术月刊》总编辑金福林主持。
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致辞中认为,本次会议既是出版座谈会,也是年度学术热点评选的中期研判会,“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年度性总结,多年的评选成果也反映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轨迹,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年度学术热点评选工作,希望听取更多宝贵意见。
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在致辞中认为,在上海社联的直接领导下,“年度十大学术热点”的评选正在成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趋势性风向标,为各学科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谋篇布局和开拓进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希望评选活动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发扬优良传统,设立更高奋斗目标。
座谈会上,《学术月刊》副总编辑盛丹艳代表编辑部介绍了半年来人文社科主干学科热点条目的调研情况,调研报告选取代表性社科类二次转载期刊今年上半年以来的主干学科刊文情况,从主题宣传阐释、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汇总分析了七十多个问题导向的学术热点。与会专家就上半年学术研究热点议题、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出版工作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洪庆明认为,“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具有广泛影响力,关注学术和关切现实重大问题是两大原则,应注意学术性与宣传性之间的平衡。《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认为,学术热点评选活动一方面跟大时代同频共振,另一方面有学术本身的操守和特色,展示了学术趋势,体现了风向标作用,应理清学术热点和政治热点之间的关系。《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主编王珍提出了学术热点评选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比如新闻热点和学术热点的区分与把握,如何凸显前瞻性和前沿性,体现其风向标的作用。《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主任杨逸淇提出,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增强引导性,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群,开放对评价标准的讨论,从而增强影响力。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陈吉提出,学术热点评选应关注当年的新热点,长期热点所体现出的新特点,以及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希望通过客观与主观相结合体现评选态度,通过长期品牌打造体现学术史价值。《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主任沈丽飞认为,年度“十大学术热点”不光是对一年来学术研究的归纳和总结,也具有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性指引作用,并就法学学科的研究热点提出具体的建议。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罗俊谈到,长期的热点可以和学科做更具体的结合,应注意学科分布的广泛性,以及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还可关注冷门绝学。《中国社会科学报》驻沪记者查建国提出,十大学术热点的中期研判有参考价值和可信度,学术期刊一般更关注理论的深度和学理性阐释,具有学术引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新的热点。到会的其他编辑都从学科角度就聚焦的选题以及《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出版工作发表了精彩见解。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是由《学术月刊》编辑部最初发起于2003年,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的年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评价活动,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1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评选活动旨在梳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年度学术成果,聚集学术热点议题,记录学术成长轨迹,营造“社会关注学术,学术贴近社会”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进步。
21年来,评选方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三条精准界定“学术热点”的基本原则:(1)本年度相对比较集中探讨的前沿性学术问题;(2)对未来学术研究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前瞻性的学术问题;(3)具有一定公众关注度的学术问题。与此同时,评选活动的组织者努力建构一整套公正而严格的评选程序,包括年中热点预判、条目推荐征集、课题组文献调研、撰写备选条目、学界意见征询、课题组内部研讨、专家研讨、学者评议、投票确定和正式发布等,力图把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打造成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发布、评议和引导的一个高端公共平台。
作为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成果的集结、延展和深化,自2015年开始每年编纂出版一册相应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集中篇幅对年度评选出的十大学术热点进行深度的资料挖掘与整理,以清晰展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主流之轨迹。除了设置“入选理由”“专家点评”“重要文献链接”和“重要学术会议”等内容之外,还围绕每一学术热点增设“代表性文献摘编”,概要呈现学术界围绕该学术热点所发表的重要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