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数字金融对银行动态调整的影响——来自分支机构设立与退出的证据

罗长远 吴梦如

引用本文: 罗长远, 吴梦如. 数字金融对银行动态调整的影响——来自分支机构设立与退出的证据[J]. 学术月刊, 2025, 57(9): 48-62. shu
Citation:  LUO Changyuan,  WU Mengru. Digital Finance and Dynamic Adjustment of Banks——Evidence from Bank Branch Establishment and Closur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48-62. shu

数字金融对银行动态调整的影响——来自分支机构设立与退出的证据

    作者简介: 罗长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 (上海 200433);吴梦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研究"(21&ZD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 (22VRC154)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83

Digital Finance and Dynamic Adjustment of Banks——Evidence from Bank Branch Establishment and Closure

  • CLC number: F83

  • 摘要: 基于2014-2021年4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在2090个县域设立和退出分支机构的66万个样本观测值,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银行机构产生了动态性的影响。一方面,数字金融激发了小微企业的潜在金融需求,提升了银行新设机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服务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促使部分银行机构退出市场。在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样本结构、使用不同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等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数字金融能够"雪中送炭",提升银行在新地区首次设立机构的可能性,帮助银行下沉机构,而在金融服务较完善的地区,数字金融能够"去冗存精",促使冗余网点退出,总体上提升了银行机构区域分布的均衡性。进一步,基于对数字金融影响的动态分解,研究发现分支机构调整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目标,国有与股份制银行倾向于优化布局,而外资银行倾向于退出止损,此发现也能部分解释近年来外资银行机构存量下降更快的事实。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全国银行网点布局的动态变化。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2
  • HTML全文浏览量:  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数字金融对银行动态调整的影响——来自分支机构设立与退出的证据

    作者简介:罗长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 (上海 200433);吴梦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研究"(21&ZD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 (22VRC15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基于2014-2021年4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在2090个县域设立和退出分支机构的66万个样本观测值,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银行机构产生了动态性的影响。一方面,数字金融激发了小微企业的潜在金融需求,提升了银行新设机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服务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促使部分银行机构退出市场。在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样本结构、使用不同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等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数字金融能够"雪中送炭",提升银行在新地区首次设立机构的可能性,帮助银行下沉机构,而在金融服务较完善的地区,数字金融能够"去冗存精",促使冗余网点退出,总体上提升了银行机构区域分布的均衡性。进一步,基于对数字金融影响的动态分解,研究发现分支机构调整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目标,国有与股份制银行倾向于优化布局,而外资银行倾向于退出止损,此发现也能部分解释近年来外资银行机构存量下降更快的事实。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全国银行网点布局的动态变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