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冯建勇

引用本文: 冯建勇.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J].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shu
Citation:  Jianyong FENG. The “Local” Pattern and the Meaning of “World” of Borderland[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2): 166-175. shu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四十年来中国边疆对外开放的理路与目标

    作者简介: 冯建勇,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边疆研究院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
  • 中图分类号: C952

The “Local” Pattern and the Meaning of “World” of Borderland

  • Available Online: 2018-12-01

    CLC number: C95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对内开放”的形态,边疆省区远离沿海的地理劣势被无限放大,本土知识社会精英对边疆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进行反思,提出“双向发展”的理论观点;随后,中央政府发布了沿边开放战略,边疆省区地方政府和社会知识精英充分认识到本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验证边疆已由对外开放的“袋底”变为“袋口”;进入新时代,边疆省区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还服务于周边外交。四十年间,边疆作为中国的“地方”,“发展”一直是边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前沿,边疆对外开放已被赋予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使命。
  • 图 1  陆地边疆省区对外开放与周边外交

    表 1  中央政府五年规划文件对沿边开放问题的表述(1995—2011)

    文献来源 具体表述 文件主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1995年9月28日) 沿交通干线、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开放步伐,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振兴。 明确了陆地边疆省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亦有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 促进西部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格局。 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看,这很好地解释了陆地边疆省区在沿边开放中的比较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7日) 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细化了陆地边疆省区的优势,从边境口岸的维度阐述了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发挥沿边地缘优势,制定和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中央政府首次将沿海与沿边置于同一地位予以考量,对沿边开放问题列出专节进行阐述。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1)表(1)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2401
  • HTML全文浏览量:  205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22
  • 刊出日期:  2018-1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冯建勇,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边疆研究院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对内开放”的形态,边疆省区远离沿海的地理劣势被无限放大,本土知识社会精英对边疆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进行反思,提出“双向发展”的理论观点;随后,中央政府发布了沿边开放战略,边疆省区地方政府和社会知识精英充分认识到本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验证边疆已由对外开放的“袋底”变为“袋口”;进入新时代,边疆省区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还服务于周边外交。四十年间,边疆作为中国的“地方”,“发展”一直是边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前沿,边疆对外开放已被赋予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使命。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表(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