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1 陆地边疆省区对外开放与周边外交
Figure 1.
-
文献来源 具体表述 文件主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1995年9月28日) 沿交通干线、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开放步伐,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振兴。 明确了陆地边疆省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亦有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 促进西部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格局。 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看,这很好地解释了陆地边疆省区在沿边开放中的比较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7日) 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细化了陆地边疆省区的优势,从边境口岸的维度阐述了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发挥沿边地缘优势,制定和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中央政府首次将沿海与沿边置于同一地位予以考量,对沿边开放问题列出专节进行阐述。 表 1 中央政府五年规划文件对沿边开放问题的表述(1995—2011)
图共
1 个 表共
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