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周天勇

引用本文: 周天勇. 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J]. 学术月刊, 2021, 53(4): 45-55. shu
Citation:  Tianyong ZHOU. Institution-induced Overage: An Important Terminology of Tansition Economics[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4): 45-55. shu

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制性剩余要素市场化改革及经济增长的新潜能

    作者简介: 周天勇,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教授(北京 100096) ;
  • 中图分类号: F06

Institution-induced Overage: An Important Terminology of Tansition Economics

  • Available Online: 2021-04-20

    CLC number: F06

  • 摘要: 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起定量分析的逻辑框架和方法。以要素投入产出关系为视角,观测体制扭曲下的资源和要素闲置、浪费和低利用率,界定和测算其体制剩余规模,通过体制二元转轨,也即资源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使剩余得以充分利用,这也就是改革形成的增长潜能。体制剩余是转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城乡由于户籍等体制扭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体制性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因土地计划配置形成了土地的巨额体制剩余。未来十五年中,二元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体制需要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使规模较大的体制剩余劳动力与体制剩余土地相组合,形成投入产出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可能实现中高速增长关键性的新增潜能。
  • 图 1  体制扭曲与体制剩余

    图 2  刘易斯二元结构转型中的工资变动趋势

    图 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工资变动趋势

    图 4  资源和要素体制性剩余

  • 加载中
图(4)
计量
  • PDF下载量:  21
  • 文章访问数:  1855
  • HTML全文浏览量:  283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4-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作者简介:周天勇,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教授(北京 100096)

摘要: 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起定量分析的逻辑框架和方法。以要素投入产出关系为视角,观测体制扭曲下的资源和要素闲置、浪费和低利用率,界定和测算其体制剩余规模,通过体制二元转轨,也即资源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使剩余得以充分利用,这也就是改革形成的增长潜能。体制剩余是转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城乡由于户籍等体制扭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体制性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因土地计划配置形成了土地的巨额体制剩余。未来十五年中,二元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体制需要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使规模较大的体制剩余劳动力与体制剩余土地相组合,形成投入产出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可能实现中高速增长关键性的新增潜能。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