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

马洪 赖德斌

引用本文: 马洪, 赖德斌.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J]. 学术月刊, 2025, 57(8): 95-106. shu
Citation:  MA Hong,  LAI Debin. Cod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Law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8): 95-106. shu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

    作者简介: 马洪,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授 (上海 200433);赖德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CXJJ-2024-329)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D9

Cod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Law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 CLC number: D9

  • 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法典理应重视的立法命题。时下,应对气候变化正面临从国际协议到国内法制、从政策表述到法律表达、从地方性法规到中央立法的入典化需求。在立法逻辑上,生态环境法典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法治化目标的关键契机,并且具备阐述应对气候变化规范内容的立法品格。盖因相涉范围广泛,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典化表达不宜坚持集中形式而适合非集中形式,进而在总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等编章中,分别围绕总领性地阐述应对气候变化愿景、协同性地治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功能性地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价值性地引导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等思路展开具体规范塑造。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21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

    作者简介:马洪,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授 (上海 200433);赖德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CXJJ-2024-329)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法典理应重视的立法命题。时下,应对气候变化正面临从国际协议到国内法制、从政策表述到法律表达、从地方性法规到中央立法的入典化需求。在立法逻辑上,生态环境法典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法治化目标的关键契机,并且具备阐述应对气候变化规范内容的立法品格。盖因相涉范围广泛,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典化表达不宜坚持集中形式而适合非集中形式,进而在总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等编章中,分别围绕总领性地阐述应对气候变化愿景、协同性地治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功能性地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价值性地引导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等思路展开具体规范塑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