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黄向春

引用本文: 黄向春.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J]. 学术月刊, 2019, 51(8): 168-178. shu
Citation:  Xiangchun HUANG. The “Dan” (Boat People) and the Local Society of Fuzhou in the Qing Dynast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8): 168-178. shu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以一通嘉庆碑铭为中心的历史“厚描”

    作者简介: 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
  • 中图分类号: K23

The “Dan” (Boat People) and the Local Society of Fu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 Available Online: 2019-08-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蜑民”作为江海水域生态体系和东南地域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东南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意义,正在得到学界的关注。在清代福建沿海的地域社会和文化中,“蜑”并不只是一个历史延续的“族群”事实或者某种“底边社会”的结构。无论是作为一种生计模式,或者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场域”,或者作为一种制度—身份的语言,或者是作为一种文化分类的标签,“蜑民”既身处各种“边界”的定义之中,又不断打破种种“边界”,而这一状况所反映的正是明清以来地方社会的结构及其流动性特征。本文以一通嘉庆年间的碑铭为中心,并把它置于文献与田野的多重脉络之中来解读,从制度、习俗、身份、族群性等断面,讨论“蜑民”与清代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多层次关系,并以此探讨从田野中解读文献来进行历史“厚描”的可能性及其在区域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6046
  • HTML全文浏览量:  836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8-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作者简介: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 “蜑民”作为江海水域生态体系和东南地域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东南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意义,正在得到学界的关注。在清代福建沿海的地域社会和文化中,“蜑”并不只是一个历史延续的“族群”事实或者某种“底边社会”的结构。无论是作为一种生计模式,或者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场域”,或者作为一种制度—身份的语言,或者是作为一种文化分类的标签,“蜑民”既身处各种“边界”的定义之中,又不断打破种种“边界”,而这一状况所反映的正是明清以来地方社会的结构及其流动性特征。本文以一通嘉庆年间的碑铭为中心,并把它置于文献与田野的多重脉络之中来解读,从制度、习俗、身份、族群性等断面,讨论“蜑民”与清代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多层次关系,并以此探讨从田野中解读文献来进行历史“厚描”的可能性及其在区域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