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伪称”及其不理性

张留华

引用本文: 张留华. 论“伪称”及其不理性[J]. 学术月刊, 2018, 50(04): 21-32. shu
Citation:  . On the Irrationality of False Pretence[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4): 21-32. shu

论“伪称”及其不理性

On the Irrationality of False Pretence

  • 摘要: 在科学时代,“怀疑”被誉为“进步的动力”,甚而怀疑主义几近成为受教育人士的风尚。但是,当肇始于笛卡尔的基础主义认识论把人为设计的、脱离现实情境的、不伴有任何惊异现象的“普遍怀疑原则”也当作一种重要的怀疑时,“伪怀疑”已悄然成为科学及哲学上一种新的风险。受此种“伪怀疑”的驱使,“常识”因为有“在将来被怀疑的可能性”便被认为不值得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甚至“科学”因为有对于“可错论”的承诺便受到怀疑主义哲学家的嘲笑。然而,实际上,只要我们准备去探究,就必须从一些常识性的初始信念出发。这些初始信念对于我们是别无他选的“既定前提”,虽然它们随着探究的逐步深入在今后可能会被修正,但至少在探究当时是“无关批判的”。妄图从口头上或纸张上单凭意志力去“怀疑”一些我们实际上并不存疑的东西,那是“不理性”的“伪怀疑”。除此之外,在当代哲学中还存在“伪称推理”“伪称逻辑效力”“伪称不可避免”“伪称术语”等现象。这些“伪称”现象有的与逻辑规则的使用有关,而更多则是出现在逻辑规则运用之前或之后因此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逻辑谬误”。真诚探究,或许本应是理性的更深层次要求。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3933
  • HTML全文浏览量:  42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伪称”及其不理性

摘要: 在科学时代,“怀疑”被誉为“进步的动力”,甚而怀疑主义几近成为受教育人士的风尚。但是,当肇始于笛卡尔的基础主义认识论把人为设计的、脱离现实情境的、不伴有任何惊异现象的“普遍怀疑原则”也当作一种重要的怀疑时,“伪怀疑”已悄然成为科学及哲学上一种新的风险。受此种“伪怀疑”的驱使,“常识”因为有“在将来被怀疑的可能性”便被认为不值得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甚至“科学”因为有对于“可错论”的承诺便受到怀疑主义哲学家的嘲笑。然而,实际上,只要我们准备去探究,就必须从一些常识性的初始信念出发。这些初始信念对于我们是别无他选的“既定前提”,虽然它们随着探究的逐步深入在今后可能会被修正,但至少在探究当时是“无关批判的”。妄图从口头上或纸张上单凭意志力去“怀疑”一些我们实际上并不存疑的东西,那是“不理性”的“伪怀疑”。除此之外,在当代哲学中还存在“伪称推理”“伪称逻辑效力”“伪称不可避免”“伪称术语”等现象。这些“伪称”现象有的与逻辑规则的使用有关,而更多则是出现在逻辑规则运用之前或之后因此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逻辑谬误”。真诚探究,或许本应是理性的更深层次要求。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