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

李智君

引用本文: 李智君.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J]. 学术月刊, 2021, 53(9): 187-202. shu
Citation:  Zhijun LI. Methods Used by Monks to Build Holy Resorts in the Central Plaints: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Manjusri Meso in Wutai Mountai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9): 187-202. shu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以初唐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空间分析为例

    作者简介: 李智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
  • 中图分类号: K23

Methods Used by Monks to Build Holy Resorts in the Central Plaints: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Manjusri Meso in Wutai Mountai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 Available Online: 2021-09-20

    CLC number: K23

  • 摘要: 在如来灭后,众圣潜灵,至唐代时印度佛教逐渐衰落,如何在中土建构一个新的佛教圣地,是摆在中西僧侣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之道是僧侣仿照印度雪山圣地模式,在佛教传播地建构新的雪山圣地。初唐,中西僧侣联手,从不同空间尺度着手,成功在边地五台山建构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雪山圣地,即清凉山文殊道场。宏观尺度,中西僧侣主要在结集、翻译和注疏佛典的时,将五台山的地理信息,加入汉传佛典和序言之中,让文殊师利成功地介入五台山;中观尺度,中土僧侣主要利用佛典中已有的圣地结构−雪山五峰,将五台山建构为中土的清凉五台;微观尺度,僧侣主要利用北魏孝文帝崇建和文殊显应,建构了五台山空间地点的神圣性。总体而言,清凉五台只是中西僧侣仿照雪山五峰建构的一个理想模型而已,现实中的清凉圣地,无论从古今胜迹还是从游礼感通的空间分布来看,都是中台独大,而非五峰竞秀。中西僧侣建构的清凉圣地,既满足了中土僧团独立的需要,也满足了帝王以“当今如来”身份,依傍宗教治理天下的需要,因此,在参与建构清凉圣地的僧侣身后,总能看见皇家的身影。
  • 图 1  敦煌莫高窟159窟中唐《五台山图》

    图 2  敦煌莫高窟61窟《五台山图·中台》局部

    图 3  敦煌莫高窟61窟《五台山图·北台》(局部)

  • 加载中
图(3)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2614
  • HTML全文浏览量:  79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9-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李智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在如来灭后,众圣潜灵,至唐代时印度佛教逐渐衰落,如何在中土建构一个新的佛教圣地,是摆在中西僧侣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之道是僧侣仿照印度雪山圣地模式,在佛教传播地建构新的雪山圣地。初唐,中西僧侣联手,从不同空间尺度着手,成功在边地五台山建构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雪山圣地,即清凉山文殊道场。宏观尺度,中西僧侣主要在结集、翻译和注疏佛典的时,将五台山的地理信息,加入汉传佛典和序言之中,让文殊师利成功地介入五台山;中观尺度,中土僧侣主要利用佛典中已有的圣地结构−雪山五峰,将五台山建构为中土的清凉五台;微观尺度,僧侣主要利用北魏孝文帝崇建和文殊显应,建构了五台山空间地点的神圣性。总体而言,清凉五台只是中西僧侣仿照雪山五峰建构的一个理想模型而已,现实中的清凉圣地,无论从古今胜迹还是从游礼感通的空间分布来看,都是中台独大,而非五峰竞秀。中西僧侣建构的清凉圣地,既满足了中土僧团独立的需要,也满足了帝王以“当今如来”身份,依傍宗教治理天下的需要,因此,在参与建构清凉圣地的僧侣身后,总能看见皇家的身影。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