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神圣罗马帝国《选举让步协议》的制度意涵及其宪法意义

王银宏

引用本文: 王银宏.  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神圣罗马帝国《选举让步协议》的制度意涵及其宪法意义[J]. 学术月刊, 2019, 51(5): 102-111. shu
Citation:  Yinhong WANG. From “Political Consensus” to “Consensus Politics”: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and Constitutional Meanings of the Electoral Capitulations in Holy Roman Empire[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5): 102-111. shu

 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神圣罗马帝国《选举让步协议》的制度意涵及其宪法意义

    作者简介: 王银宏,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北京 100088) ;
  • 中图分类号: P9

From “Political Consensus” to “Consensus Politics”: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and Constitutional Meanings of the Electoral Capitulations in Holy Roman Empire

  • Available Online: 2019-05-01

    CLC number: P9

  • 摘要: 由于1356年《金玺诏书》在德意志国王选举制度方面规定的“开放性”,1519年的德意志国王选举吸引了众多参选者,选侯们针对最终的当选者−强大的卡尔五世达成了“政治共识”,认为需要对帝国皇帝的权力予以明确和规制,要求当选者签署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选举让步协议》,并宣誓予以遵守。此后,选侯们要求每一位当选的帝国皇帝都需签署《选举让步协议》。在1711年卡尔六世的选举之后,《选举让步协议》完成了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的制度化转变,从具有一定“偶然性”的“政治契约”发展成内容较为完善的“帝国基本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宪法制度的重要方面。选侯们在理性商谈和利益妥协的基础上形成政治共识,在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产生制度意识和权利自觉。《选举让步协议》不仅是“政治共识”的成果和“共识政治”的体现,同时也成为皇帝当选者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历史的发展赋予其“近代性”的宪法意义和制度意涵。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2219
  • HTML全文浏览量:  35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5-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神圣罗马帝国《选举让步协议》的制度意涵及其宪法意义

    作者简介:王银宏,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北京 100088)

摘要: 由于1356年《金玺诏书》在德意志国王选举制度方面规定的“开放性”,1519年的德意志国王选举吸引了众多参选者,选侯们针对最终的当选者−强大的卡尔五世达成了“政治共识”,认为需要对帝国皇帝的权力予以明确和规制,要求当选者签署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选举让步协议》,并宣誓予以遵守。此后,选侯们要求每一位当选的帝国皇帝都需签署《选举让步协议》。在1711年卡尔六世的选举之后,《选举让步协议》完成了从“政治共识”到“共识政治”的制度化转变,从具有一定“偶然性”的“政治契约”发展成内容较为完善的“帝国基本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宪法制度的重要方面。选侯们在理性商谈和利益妥协的基础上形成政治共识,在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产生制度意识和权利自觉。《选举让步协议》不仅是“政治共识”的成果和“共识政治”的体现,同时也成为皇帝当选者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历史的发展赋予其“近代性”的宪法意义和制度意涵。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