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马艳 王宝珠

引用本文: 马艳, 王宝珠.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J]. 学术月刊, 2017, 49(09): 58-69.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9): 58-69. shu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将新能源界定为一种“新能源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新能源力系统理论框架。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能源力是一个由替代力、技术力、新生产力和消费力四大分力所构成的系统合力。其中,替代力是出发点,技术力是核心,新生产力是基础,消费力是最终的实现。由于新能源力系统仅靠自身难以可持续运行,必须借助政府助力。政府力则为新能源力系统的外力。政府外力是新能源力系统保持连贯性、接替性并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就中国现实判断而言,中国新能源力系统还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表现为替代力缺乏主动性、技术力缺乏核心性、新生产力缺乏高端性、消费力缺乏内销性、政府外力缺乏协调性。为此,遵循政府“外力内化”的扶持目标,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设计思路。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3336
  • HTML全文浏览量:  228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将新能源界定为一种“新能源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新能源力系统理论框架。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能源力是一个由替代力、技术力、新生产力和消费力四大分力所构成的系统合力。其中,替代力是出发点,技术力是核心,新生产力是基础,消费力是最终的实现。由于新能源力系统仅靠自身难以可持续运行,必须借助政府助力。政府力则为新能源力系统的外力。政府外力是新能源力系统保持连贯性、接替性并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就中国现实判断而言,中国新能源力系统还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表现为替代力缺乏主动性、技术力缺乏核心性、新生产力缺乏高端性、消费力缺乏内销性、政府外力缺乏协调性。为此,遵循政府“外力内化”的扶持目标,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设计思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