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道德表达主义的两种辩护——从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到王阳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

黄勇

引用本文: 黄勇. 道德表达主义的两种辩护——从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到王阳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J]. 学术月刊, 2024, 56(6): 5-20. shu
Citation:  HUANG Yong. Two Defenses of Moral Expressivism—— From Simon Blackburn’s Quasi-Realism to Wang Yangming’s Agent-based Moral Realism[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6): 5-20. shu

道德表达主义的两种辩护——从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到王阳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

    作者简介: 黄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 中图分类号: B0

Two Defenses of Moral Expressivism—— From Simon Blackburn’s Quasi-Realism to Wang Yangming’s Agent-based Moral Realism

  • CLC number: B0

  • 摘要: 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是道德表达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价值判断并非描述或表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某些属性或事实,而是表达我们投射或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感受、情绪、态度或信欲。然而,道德表达主义者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即如何确定特定价值判断的真假。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没有采取彻底的道德反实在论进路,因为他们认为,尽管我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但它们仍是有真有假,而且至少有些为真。为了确定价值判断的真值,布莱克本采取了三个标准:融贯性、实用主义和一种不同寻常的符合论,即价值判断是否符合人性。王阳明充分发展了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较之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它让我们站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定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为真,或者我们是否对身外的事物表达了适当的信欲,在其上施加了适当的价值。
    1. [1]

      孙尚扬 .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57-164.

    2. [2]

      李世众 . 穿梭于红尘佛国:清初地方合作者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脱——以李象坤之《匊庵集选》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51-163.

    3. [3]

      郑宗义 . 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术月刊, 2018, 50(8): 5-19.

    4. [4]

      刘锋杰赵言领 . 是“幻象”还是“真象” —— 以罗钢教授论“隔与不隔”为中心的商榷.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01-110.

    5. [5]

      蒋德海 . 论作为道德基础的社会正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2): 81-92.

    6. [6]

      黄勇 . 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49-66.

    7. [7]

      张仲民 . 世界语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想象 —— 以刘师培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43-157.

    8. [8]

      孙小玲 .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学术月刊, 2022, 54(11): 30-37, 83.

    9. [9]

      叶岸滔 . 道德增强:伦理困境与自然主义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3): 40-47.

    10. [10]

      丁为祥 . 从“得君行道”到“觉民行道”—— 阳明“良知学”对道德理性的落实与推进. 学术月刊, 2017, 49(05): 31-39.

    11. [11]

      张会永 . 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 ——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8, 50(6): 22-31.

    12. [12]

      杨松 . 道德动机的来源. 学术月刊, 2020, 52(7): 24-32.

    13. [13]

      吴震 . 作为良知伦理学的“知行合一”论 ——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5): 14-24.

    14. [14]

      吴震 . 王阳明的良知学系统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 11-22.

    15. [15]

      焦建华,李梦青 . 华商跨国网络与近代厦门城市发展——以闽南侨批网络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89-197.

    16. [16]

      程丽红 .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 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59-169.

    17. [17]

      黄纯艳 . 中国古代官方海洋知识的生成与书写——以唐宋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75-184.

    18. [18]

      尹成波 . 子孙“自置财产权”研究——以律令和判例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44-156.

    19. [19]

      于海兵 . 革命青年的修身与自治 ——以《袁玉冰日记》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5): 172-184.

    20. [20]

      刘梁剑 . 一种基于心气论的道德哲学:王夫之的孟子学及其当代意蕴. 学术月刊, 2016, 48(07): 38-4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344
  • HTML全文浏览量:  6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道德表达主义的两种辩护——从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到王阳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

    作者简介:黄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摘要: 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是道德表达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价值判断并非描述或表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某些属性或事实,而是表达我们投射或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感受、情绪、态度或信欲。然而,道德表达主义者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即如何确定特定价值判断的真假。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没有采取彻底的道德反实在论进路,因为他们认为,尽管我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但它们仍是有真有假,而且至少有些为真。为了确定价值判断的真值,布莱克本采取了三个标准:融贯性、实用主义和一种不同寻常的符合论,即价值判断是否符合人性。王阳明充分发展了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较之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它让我们站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定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为真,或者我们是否对身外的事物表达了适当的信欲,在其上施加了适当的价值。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