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儒家思想中祭礼的社会学分析

秦鹏飞

引用本文: 秦鹏飞. 儒家思想中祭礼的社会学分析[J]. 学术月刊, 2025, 57(9): 135-147. shu
Citation:  QIN Pengfei.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entered on the Sacred Rituals of Confucian Thought[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135-147. shu

儒家思想中祭礼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 秦鹏飞,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 (天津 300350)。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社会学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逻辑研究"(23&ZD173)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C91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entered on the Sacred Rituals of Confucian Thought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礼仪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被认为是承载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在儒学论域中,礼仪具有不容违反的强制性或"神圣性"。关于其神圣性的来源,存在"巫术禁忌论""社会仪式论"的两种分析视角,前者认为礼仪的神圣性源自"巫术"式的宗教因素,后者认为礼仪的神圣性源自社会。与儒学本身的思想理路相比,这两种视角均不能完整解释礼仪的神圣性质。以祭礼中的"尸祭"活动为例,可认为儒学礼仪的神圣性源于儒学理路中"处于社会之中的人"式的人性论观点,礼仪的参与者以生理性关系重构了巫术式的神人关系,而礼仪活动中主祭者的"孝子之心"与助祭者依照伦序各司其事的行礼实践,反复强化了参与礼仪活动的个体的"社会"观念。由此,儒学论域中的礼仪制度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建立社会团结的机制。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1
  • HTML全文浏览量:  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儒家思想中祭礼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秦鹏飞,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 (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社会学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逻辑研究"(23&ZD17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礼仪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被认为是承载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在儒学论域中,礼仪具有不容违反的强制性或"神圣性"。关于其神圣性的来源,存在"巫术禁忌论""社会仪式论"的两种分析视角,前者认为礼仪的神圣性源自"巫术"式的宗教因素,后者认为礼仪的神圣性源自社会。与儒学本身的思想理路相比,这两种视角均不能完整解释礼仪的神圣性质。以祭礼中的"尸祭"活动为例,可认为儒学礼仪的神圣性源于儒学理路中"处于社会之中的人"式的人性论观点,礼仪的参与者以生理性关系重构了巫术式的神人关系,而礼仪活动中主祭者的"孝子之心"与助祭者依照伦序各司其事的行礼实践,反复强化了参与礼仪活动的个体的"社会"观念。由此,儒学论域中的礼仪制度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建立社会团结的机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