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表象”的使用和意义

王路

引用本文: 王路. “表象”的使用和意义[J]. 学术月刊, 2022, 54(6): 27-33. shu
Citation:  Lu WANG. Kant’s and Frege’s Use of Vorstellung and Its Significance[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6): 27-33. shu

“表象”的使用和意义—弗雷格与康德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河南郑州 45000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
  • 中图分类号: B0

Kant’s and Frege’s Use of Vorstellung and Its Significance

  • Available Online: 2022-06-20

    CLC number: B0

  • 摘要: 康德用“表象”(Vorstellung、vorstellen)一词来说明感性和知性等不同的认识层次,说明“对对象的表象”和“对对象的表象的表象”以及理解和洞见的区别;弗雷格用“表象”(Vorstellung)与思想进行区别,说明表象需要承载者,而思想不需要承载者,从而更好地说明思想的客观性。他们关于“表象”一词的使用方式不同,形成的理论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把“表象”看作一个自明的概念。同一个词的不同使用,可以显示出康德和弗雷格理论的差异,也显示出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的不同。而同一个用语的共同使用,则至少隐含着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承。这说明,传统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对弗雷格是有影响的。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495
  • HTML全文浏览量:  34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6-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表象”的使用和意义

    作者简介: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河南郑州 45000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 康德用“表象”(Vorstellung、vorstellen)一词来说明感性和知性等不同的认识层次,说明“对对象的表象”和“对对象的表象的表象”以及理解和洞见的区别;弗雷格用“表象”(Vorstellung)与思想进行区别,说明表象需要承载者,而思想不需要承载者,从而更好地说明思想的客观性。他们关于“表象”一词的使用方式不同,形成的理论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把“表象”看作一个自明的概念。同一个词的不同使用,可以显示出康德和弗雷格理论的差异,也显示出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的不同。而同一个用语的共同使用,则至少隐含着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承。这说明,传统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对弗雷格是有影响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