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超越对立:英美契约理论下的身份观

郑今轶

引用本文: 郑今轶. 超越对立:英美契约理论下的身份观[J]. 学术月刊, 2024, 56(10): 101-113. shu
Citation:  ZHENG Jinyi. Beyond Opposition:On the Concept of Status under the Common Law Theory of Contract[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0): 101-113. shu

超越对立:英美契约理论下的身份观

    作者简介: 郑今轶,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 中图分类号: D9

Beyond Opposition:On the Concept of Status under the Common Law Theory of Contract

  • CLC number: D9

  • 摘要: “身份”和“契约”中的内在张力长期吸引着法学界对梅因论断的探索。然而,无论是“从身份到契约”还是“从契约回到身份”,以往的法律实践和学术叙事中多假设了“身份”和“契约”间的对立关系。通过对英美法契约理论的学术史考证,有助于摆脱对立概念的研究范式,探求“契约”下“身份”的镜像。古典契约法理论以抽象平等的个人为基础,强调合意和形式公平,打造了一套对于资产阶级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制度。新古典契约法理论修正了古典契约法弊端,强调契约及其主体的多元化。关系型契约论试图推翻已有的传统契约法规则体系,从社会结构的外在视角强调契约团结、社会合作。在此三个理论阶段中,契约观下的身份呈不同的体现形式,也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在古典契约法理论下,身份被虚化还原成同质化的抽象个人,以恪守形式公平;在新古典契约法理论下,对身份的重新认识使得法律得以重拾古典契约法下被忽略的实质公平;在关系型契约论中,身份充当着增强社会合作的功能。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76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超越对立:英美契约理论下的身份观

    作者简介:郑今轶,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摘要: “身份”和“契约”中的内在张力长期吸引着法学界对梅因论断的探索。然而,无论是“从身份到契约”还是“从契约回到身份”,以往的法律实践和学术叙事中多假设了“身份”和“契约”间的对立关系。通过对英美法契约理论的学术史考证,有助于摆脱对立概念的研究范式,探求“契约”下“身份”的镜像。古典契约法理论以抽象平等的个人为基础,强调合意和形式公平,打造了一套对于资产阶级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制度。新古典契约法理论修正了古典契约法弊端,强调契约及其主体的多元化。关系型契约论试图推翻已有的传统契约法规则体系,从社会结构的外在视角强调契约团结、社会合作。在此三个理论阶段中,契约观下的身份呈不同的体现形式,也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在古典契约法理论下,身份被虚化还原成同质化的抽象个人,以恪守形式公平;在新古典契约法理论下,对身份的重新认识使得法律得以重拾古典契约法下被忽略的实质公平;在关系型契约论中,身份充当着增强社会合作的功能。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