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李友梅 耿敬

引用本文: 李友梅, 耿敬.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J].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shu
Citation:  Youmei LI, Jing GENG. The Paradigm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Sociology[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6): 5-16. shu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以晏阳初和费孝通的实践为例

    作者简介: 李友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耿敬,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
  • 中图分类号: C91

The Paradigm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Sociology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20世纪前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一场社会改造运动,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运动。在这场知识生产运动中,晏阳初的“创造性适应”范式和费孝通的“从实求知”范式,基于自身的文化基础和相异的研究旨趣,提供了诊断和理解中国社会的不同方法和路径,同时也为当时改造中国社会提出了不同的可能性方向。这两种知识生产范式,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遗产,对其实践逻辑的比较分析可以为今天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带来重要启发意义。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2136
  • HTML全文浏览量:  39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作者简介:李友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作者简介:耿敬,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摘要: 20世纪前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一场社会改造运动,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运动。在这场知识生产运动中,晏阳初的“创造性适应”范式和费孝通的“从实求知”范式,基于自身的文化基础和相异的研究旨趣,提供了诊断和理解中国社会的不同方法和路径,同时也为当时改造中国社会提出了不同的可能性方向。这两种知识生产范式,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遗产,对其实践逻辑的比较分析可以为今天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带来重要启发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