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源
. 理想人格的互鉴: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 学术月刊,
2021, 53(9): 38-48.
-
[2]
王晓平
. 文化调适和文明互鉴视野下的跨文化阐释——以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46-156.
-
[3]
姚勤华
, 胡筱秀
. 中国新时代、新思想的国际解读——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72-178.
-
[4]
任保平
.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学术月刊,
2018, 50(03): 66-74.
-
[5]
邓智团,郭红星
.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 学术月刊,
2023, 55(10): 61-74.
-
[6]
周小亮
.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 学术月刊,
2020, 52(11): 41-54.
-
[7]
杨国荣
. 儒学与实用主义:内在哲学旨趣及其多样展开. 学术月刊,
2018, 50(03): 33-41.
-
[8]
门洪华
. 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与反思. 学术月刊,
2018, 50(11): 68-76.
-
[9]
张飞岸
. 特朗普时代的镜像:亨廷顿与美国政治. 学术月刊,
2020, 52(5): 87-101, 112.
-
[10]
成素梅
. 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学术月刊,
2018, 50(5): 36-44.
-
[11]
权衡
.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7): 43-52.
-
[12]
杨国荣
.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冯契与走向当代的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22.
-
[13]
黄力之
. 系统观念是新时代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学术月刊,
2021, 53(10): 5-16.
-
[14]
魏磊杰
.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学术月刊,
2022, 54(6): 109-124.
-
[15]
陈旭东
, 程霖
.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与新时代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学术月刊,
2019, 51(6): 45-52.
-
[16]
马艳
, 王琳
, 杨培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8-68.
-
[17]
权衡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论纲. 学术月刊,
2021, 53(2): 5-12.
-
[18]
孙向晨
, 姚新中
, 吴根友
. 担当与使命:现时代的中国哲学(笔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0): 5-17.
-
[19]
王芳
. 《小舍得》:“鸡娃”时代的主体性发展困境.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68-176.
-
[20]
束赟
. 赋能与执行:新技术时代政党组织的发展. 学术月刊,
2019, 51(12): 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