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路径框架:媒介空间杂糅与场景意义的重置

潘霁

引用本文: 潘霁. 路径框架:媒介空间杂糅与场景意义的重置[J]. 学术月刊, 2025, 57(1): 152-160,216. shu
Citation:  PAN Ji. Path Frame: Mediated Hybrid Space and Reconfiguration of Situation Definitions[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1): 152-160,216. shu

路径框架:媒介空间杂糅与场景意义的重置

    作者简介: 潘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城市沟通力研究: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考察”(22JJD860003)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科研创新项目支持

  • 中图分类号: G206

Path Frame: Mediated Hybrid Space and Reconfiguration of Situation Definitions

  • CLC number: G206

  • 摘要: 媒介居中运作,驱动虚实交融,构成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新兴的数字移动媒介如何改变虚实空间交转杂糅,催动场景意义生成的“框架”变化?研究发现前数字时代“表征”范式的虚实交转发生在不同次元和方向上,形成了“显著度结构”“阈值空间体验”和“拟剧论架构”等主流的框架概念和分析方法。位置媒介、移动虚仿和空间计算等新技术强化了虚实“共在”的新范式。混杂现实按虚实共在的构成比例,包括从“置入”到“折叠”复杂连续的层次变化。据此,提出的“路径框架”概念,将数字媒介驱动虚实间折叠置入反复发生的路径作为场景意义构建的元结构。表征范式的三类框架成为“路径框架”运行中征用的内容资源。数字系统驱动阈值空间框架,拟剧论框架和显著度结构框架之间发生复杂连续的交转。虚实勾连错落多孔,疏密渐变,创造丰富有趣的都市生活。更为人工智能参与现实意义建构,实现智能技术的沟通潜能创造条件。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3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路径框架:媒介空间杂糅与场景意义的重置

    作者简介:潘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城市沟通力研究: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考察”(22JJD860003)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科研创新项目支持

摘要: 媒介居中运作,驱动虚实交融,构成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新兴的数字移动媒介如何改变虚实空间交转杂糅,催动场景意义生成的“框架”变化?研究发现前数字时代“表征”范式的虚实交转发生在不同次元和方向上,形成了“显著度结构”“阈值空间体验”和“拟剧论架构”等主流的框架概念和分析方法。位置媒介、移动虚仿和空间计算等新技术强化了虚实“共在”的新范式。混杂现实按虚实共在的构成比例,包括从“置入”到“折叠”复杂连续的层次变化。据此,提出的“路径框架”概念,将数字媒介驱动虚实间折叠置入反复发生的路径作为场景意义构建的元结构。表征范式的三类框架成为“路径框架”运行中征用的内容资源。数字系统驱动阈值空间框架,拟剧论框架和显著度结构框架之间发生复杂连续的交转。虚实勾连错落多孔,疏密渐变,创造丰富有趣的都市生活。更为人工智能参与现实意义建构,实现智能技术的沟通潜能创造条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