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叶成城 唐世平

引用本文: 叶成城, 唐世平.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J]. 学术月刊, 2021, 53(5): 77-86. shu
Citation:  Chengcheng YE, Shiping TANG. A 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Study beyond the Great Diversion: History, Methodology and Theory in the Space-Time Perspective[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5): 77-86. shu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作者简介: 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20) ;唐世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D0

A 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Study beyond the Great Diversion: History, Methodology and Theory in the Space-Time Perspective

  • Available Online: 2021-05-20

    CLC number: D0

  • 摘要: 比较现代化研究是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要理解现代化就需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视角去审视现代化的逻辑。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是各个维度的综合性结果,并且这一结果存在诸多客观标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简单的中欧比较违背了宏观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尽管中国和欧洲在16世纪之前一直是最为繁荣的地区,但两者在16−18世纪期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然而这个所谓的“大分流”却并非是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关键。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建立全球史观是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关键,纯粹的西方中心主义或东亚中心的思考都会导致现代化的理解与实践的误区。比较现代化研究需要在时空视角下,以波次和地理边界为基础实现全样本分析,逐步积累、勾勒和描绘出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图景。
  • 表 1  现代化的波次、时空与机制

    波次时间主要地区影响现代化的新机制
    第一波现代化1492—1699 年西欧探索阶段
    第一波半现代化1700—1789 年西欧、中欧效仿
    第二波现代化1789—1848 年欧洲、拉美制度的空间扩散
    第二波半现代化1848—1945 年多民族帝国、日本、前英国殖民地诱导和强制
    第三波现代化1945—1991 年拉美、东亚意识形态和两极对抗
    第三波半现代化1991 年至今全球范围全球化、地区化、信息化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2584
  • HTML全文浏览量:  65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5-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作者简介: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20)
    作者简介:唐世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比较现代化研究是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要理解现代化就需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视角去审视现代化的逻辑。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是各个维度的综合性结果,并且这一结果存在诸多客观标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简单的中欧比较违背了宏观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尽管中国和欧洲在16世纪之前一直是最为繁荣的地区,但两者在16−18世纪期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然而这个所谓的“大分流”却并非是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关键。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建立全球史观是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关键,纯粹的西方中心主义或东亚中心的思考都会导致现代化的理解与实践的误区。比较现代化研究需要在时空视角下,以波次和地理边界为基础实现全样本分析,逐步积累、勾勒和描绘出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图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