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高新民 胡水周

引用本文: 高新民, 胡水周.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J]. 学术月刊, 2018, 50(5): 25-35. shu
Citation:  Gao Xinmin,  Hu Shuizhou.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5): 25-35. shu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 摘要: 佛教有自己的心灵哲学这已得到了西方哲学的普遍认可,但对如何用标准而规范的心灵哲学框架爬梳其要点、重组其结构、揭示其实质和精要、挖掘其现代意义,却莫衷一是。佛教心灵哲学的核心是一心二门论,围绕它建构起了博大精深的、即使与今日西方心灵哲学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和方法相对于世间心灵哲学来说,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仍有闪光之处。其创新及尚未被超越之处在于,它有三大重要“发现”,即发现了隐藏于常见心理现象之后的真心,比西方人所说的无意识还要深细的末那、阿赖耶识乃至第九识、第十识,具有现象学性质的真心和妄心。它对广泛心灵哲学问题尤其是真心、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等深层心灵样式、相状、特点和功能的探讨,既展示了它的深邃和服务于学理及人生解脱的双重意义,又为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的本体论等根本性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灵感。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25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7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 1.华中师范大学心灵认知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 2.华中师范大学心灵认知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要: 佛教有自己的心灵哲学这已得到了西方哲学的普遍认可,但对如何用标准而规范的心灵哲学框架爬梳其要点、重组其结构、揭示其实质和精要、挖掘其现代意义,却莫衷一是。佛教心灵哲学的核心是一心二门论,围绕它建构起了博大精深的、即使与今日西方心灵哲学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和方法相对于世间心灵哲学来说,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仍有闪光之处。其创新及尚未被超越之处在于,它有三大重要“发现”,即发现了隐藏于常见心理现象之后的真心,比西方人所说的无意识还要深细的末那、阿赖耶识乃至第九识、第十识,具有现象学性质的真心和妄心。它对广泛心灵哲学问题尤其是真心、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等深层心灵样式、相状、特点和功能的探讨,既展示了它的深邃和服务于学理及人生解脱的双重意义,又为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的本体论等根本性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灵感。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