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预言”的终结与社会理论的危机

闻翔

引用本文: 闻翔. “预言”的终结与社会理论的危机[J]. 学术月刊, 2025, 57(3): 117-126. shu
Citation:  WEN Xiang. The End of Prophecy and the Crisis of Social Theory[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3): 117-126. shu

“预言”的终结与社会理论的危机

    作者简介: 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87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XNLG09)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C91

The End of Prophecy and the Crisis of Social Theory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近二十余年来,对“元分析”意义上的社会理论的祛魅正在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知识生产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预言”的终结,即对以“时代预言论”为特征的社会理论写作范式的批判和疏离。“预言”的终结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频繁定义新纪元的理论“翻新”给人带来的审美疲劳之感;对“预言”将过去与当下截然分开的二元论和目的论倾向的反思。但是,“预言”的终结也伴随着总体视野的式微和历史意识的弱化,由此带来一系列非预期后果,包括研究尺度的“盆景化”、认识论的“当下主义”以及问题意识的“去结构化”。这也体现了社会学家的“职业退守”困境。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需要以西方为镜鉴,超越而非尾随,进取而非退守,以总体视野和历史意识观照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从而建构中国自身的社会理论。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245
  • HTML全文浏览量:  5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预言”的终结与社会理论的危机

    作者简介: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XNLG09)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近二十余年来,对“元分析”意义上的社会理论的祛魅正在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知识生产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预言”的终结,即对以“时代预言论”为特征的社会理论写作范式的批判和疏离。“预言”的终结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频繁定义新纪元的理论“翻新”给人带来的审美疲劳之感;对“预言”将过去与当下截然分开的二元论和目的论倾向的反思。但是,“预言”的终结也伴随着总体视野的式微和历史意识的弱化,由此带来一系列非预期后果,包括研究尺度的“盆景化”、认识论的“当下主义”以及问题意识的“去结构化”。这也体现了社会学家的“职业退守”困境。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需要以西方为镜鉴,超越而非尾随,进取而非退守,以总体视野和历史意识观照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从而建构中国自身的社会理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