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梅剑华

引用本文: 梅剑华.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J]. 学术月刊, 2023, 55(10): 25-35. shu
Citation:  MEI Jianhua. Pluralist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Consciousness and Explanatory Gap[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0): 25-35. shu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作者简介: 梅剑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西太原030006)。
  •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意识问题的形而上学研究”(20AZX012)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0

Pluralist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Consciousness and Explanatory Gap

  • CLC number: B0

  • 摘要: 意识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共同面对的问题。虽然关于意识存在诸多神经科学理论,但如何理解意识仍是哲学中最为核心的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理主义者认为意识过程同一于大脑过程。在面临多重可实现的反驳之后,物理主义者转向了随附性:心附于物,须臾不可离也。但这种关系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不能捕捉到物理事物在本体论上比心理事物更基本的直觉。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而上学领域兴起的奠基(grounding)等概念刻画了物理比心理更为基本的物理主义直觉,用奠基来表述物理主义因此成为一种更为合理的立场。聚焦解释鸿沟有三种意识解释路径:形而上学解释、神经科学解释、日常经验解释。通过比较三种解释进路,可阐明奠基解释、量化解释的价值与局限,进而为重新认识乃至弥合解释鸿沟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740
  • HTML全文浏览量:  15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作者简介:梅剑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西太原030006)。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意识问题的形而上学研究”(20AZX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意识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共同面对的问题。虽然关于意识存在诸多神经科学理论,但如何理解意识仍是哲学中最为核心的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理主义者认为意识过程同一于大脑过程。在面临多重可实现的反驳之后,物理主义者转向了随附性:心附于物,须臾不可离也。但这种关系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不能捕捉到物理事物在本体论上比心理事物更基本的直觉。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而上学领域兴起的奠基(grounding)等概念刻画了物理比心理更为基本的物理主义直觉,用奠基来表述物理主义因此成为一种更为合理的立场。聚焦解释鸿沟有三种意识解释路径:形而上学解释、神经科学解释、日常经验解释。通过比较三种解释进路,可阐明奠基解释、量化解释的价值与局限,进而为重新认识乃至弥合解释鸿沟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