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

朱明哲

引用本文: 朱明哲.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J]. 学术月刊, 2020, 52(6): 84-97. shu
Citation:  Mingzhe ZHU.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cological Turn of Contemporary Civil Law[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6): 84-97. shu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

    作者简介: 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北京 100088) ;
  • 中图分类号: D9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cological Turn of Contemporary Civil Law

  • CLC number: D9

  • 摘要: 《民法典》第9条所表达的“生态原则”并非对传统民法原则的简单增补。传统民法构建于行为中立性的假设之上,19世纪末的社会化运动和20世纪晚期的环境考虑虽然极大限缩了这一假设,却没有从理念上根本摒弃它。在生态原则引入风险预防的思想后,民法开始承认行为的前因后果、社会和生态影响也是行为的一部分。权利人不但有了更高的注意义务,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有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的积极作为义务,并承担历史责任。同时,利用人格拟制技术把自然物承认为权利主体的做法也表明,生态具有了独立于任何个人或集体之利益的保护价值。法律的适用者在个案权衡时,不能仅考虑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利益,也必须考虑生态保护利益。所以,生态原则本身具有独特的规范意义,无法为其他民法原则所涵盖。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1958
  • HTML全文浏览量:  29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

    作者简介: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北京 100088)

摘要: 《民法典》第9条所表达的“生态原则”并非对传统民法原则的简单增补。传统民法构建于行为中立性的假设之上,19世纪末的社会化运动和20世纪晚期的环境考虑虽然极大限缩了这一假设,却没有从理念上根本摒弃它。在生态原则引入风险预防的思想后,民法开始承认行为的前因后果、社会和生态影响也是行为的一部分。权利人不但有了更高的注意义务,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有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的积极作为义务,并承担历史责任。同时,利用人格拟制技术把自然物承认为权利主体的做法也表明,生态具有了独立于任何个人或集体之利益的保护价值。法律的适用者在个案权衡时,不能仅考虑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利益,也必须考虑生态保护利益。所以,生态原则本身具有独特的规范意义,无法为其他民法原则所涵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