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 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

辛旭

引用本文: 辛旭. 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 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J].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32-138.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6): 132-138. shu

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 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

  • 摘要: 儿童史学科存在两种研究取向:“社会建构”与“生活经验”。但无论哪种取径,儿童似乎只是一个“被动的”和“消极的”角色,儿童对社会的作用几乎完全遭到忽视。我们可以在“社会建构论”基础上提出“儿童-社会相互建构”的研究取向。它由两部分组成:(一)突破传统儿童史中的家庭史研究取向,将儿童置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加以认知;(二)从成人世界对待儿童的认识、态度、实践和制度等方面,探讨站在“被动”和“消极”地位的儿童怎样成为历史中的一个行动主体,参与到对社会的建构中。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9
  • 文章访问数:  39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 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

摘要: 儿童史学科存在两种研究取向:“社会建构”与“生活经验”。但无论哪种取径,儿童似乎只是一个“被动的”和“消极的”角色,儿童对社会的作用几乎完全遭到忽视。我们可以在“社会建构论”基础上提出“儿童-社会相互建构”的研究取向。它由两部分组成:(一)突破传统儿童史中的家庭史研究取向,将儿童置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加以认知;(二)从成人世界对待儿童的认识、态度、实践和制度等方面,探讨站在“被动”和“消极”地位的儿童怎样成为历史中的一个行动主体,参与到对社会的建构中。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