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张海丰 司叶林

引用本文: 张海丰 司叶林. 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 学术月刊, 2024, 56(11): 66-76. shu
Citation:  ZHANG Haifeng. Schumpeter Needs to Retrieve the “State”:Exploration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ave[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1): 66-76. shu

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作者简介: 张海丰,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广西桂林541004);司叶林,广西师范大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广西桂林54100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熊彼特主义对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的镜鉴研究”(22BJL006)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09

Schumpeter Needs to Retrieve the “State”:Exploration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ave

  • CLC number: F09

  • 摘要: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亦是导致经济长周期波动的主要解释因子。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驱动经济长期波动的内在动因,但为什么创新活动,尤其是创新蜂聚现象会呈现特定的周期性,熊彼特并未给出充分的解释。此外,企业家创新驱动的长波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科技竞争所促发的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技术演化的本质是技术模块的递归组合,因而技术系统必然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趋势。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主体的协同推进,因此,国家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介入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演化的必然结果。有必要将国家纳入熊彼特长波模型中,并将“新质生产力”置于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进行审视,从而构建一个多主体共同驱动的长波理论概念模型。在对第五次长波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大国竞争是开启经济长波的重要力量”,进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阐释,将对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提供理论和政策启示。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7
  • 文章访问数:  622
  • HTML全文浏览量:  13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作者简介:张海丰,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广西桂林541004);司叶林,广西师范大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熊彼特主义对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的镜鉴研究”(22BJL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亦是导致经济长周期波动的主要解释因子。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驱动经济长期波动的内在动因,但为什么创新活动,尤其是创新蜂聚现象会呈现特定的周期性,熊彼特并未给出充分的解释。此外,企业家创新驱动的长波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科技竞争所促发的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技术演化的本质是技术模块的递归组合,因而技术系统必然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趋势。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主体的协同推进,因此,国家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介入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演化的必然结果。有必要将国家纳入熊彼特长波模型中,并将“新质生产力”置于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进行审视,从而构建一个多主体共同驱动的长波理论概念模型。在对第五次长波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大国竞争是开启经济长波的重要力量”,进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阐释,将对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提供理论和政策启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