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

周东平 姚周霞

引用本文: 周东平, 姚周霞.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J].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43-160.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2): 143-160. shu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

  • 摘要: 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的罪观念存在诸多影响。首先,在业报观影响下,佛教主张业与报的分离,它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刑难分的意识产生作用,从而推动后者的分离。其次,业报观的个体性建立起佛教的罪责自负观,并对中国传统以家族为中心的罪责观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族刑范围的缩小、刑罚的社会预防功能等产生影响。再次,佛教的罪观念有明显的价值位阶差异,并通过十恶、五逆等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的位阶差异的明确化产生影响。最后,佛教罪观念的独特性推动了中国传统法律中部分具体罪名的形成,以及对特殊群体的专门规范。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4
  • 文章访问数:  3648
  • HTML全文浏览量:  36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

摘要: 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的罪观念存在诸多影响。首先,在业报观影响下,佛教主张业与报的分离,它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刑难分的意识产生作用,从而推动后者的分离。其次,业报观的个体性建立起佛教的罪责自负观,并对中国传统以家族为中心的罪责观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族刑范围的缩小、刑罚的社会预防功能等产生影响。再次,佛教的罪观念有明显的价值位阶差异,并通过十恶、五逆等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的位阶差异的明确化产生影响。最后,佛教罪观念的独特性推动了中国传统法律中部分具体罪名的形成,以及对特殊群体的专门规范。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