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顾少华

引用本文: 顾少华.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J].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57-16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7): 157-164. shu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 摘要: “历史哲学”在传统史学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该名词不属于传统汉语资源,是清末舶自日本的新词,在中文语境中最初出现是1900 年左右。其源头可追溯至威尔逊、弗林特的“philosophy of history”,前者表征伏尔泰《风俗论》的历史叙事模式,后者指称以哲学思维解释历史。19 世纪末,威尔逊、弗林特之书传至日本,分别由铃置仓次郎、家永丰吉译为和文。铃置、家永笔下的“历史哲学”是经盛行日本的文明史话语规训的新概念,并掺杂“脱亚入欧”的政治隐喻。1900 年前后,铃置、家永的“历史哲学”,由康、梁一派引入,并依附文明史话语,作为一个新概念符号进入《新史学》文本,由此获得自身在中文语境中的最初合法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
  • 文章访问数:  3454
  • HTML全文浏览量:  17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摘要: “历史哲学”在传统史学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该名词不属于传统汉语资源,是清末舶自日本的新词,在中文语境中最初出现是1900 年左右。其源头可追溯至威尔逊、弗林特的“philosophy of history”,前者表征伏尔泰《风俗论》的历史叙事模式,后者指称以哲学思维解释历史。19 世纪末,威尔逊、弗林特之书传至日本,分别由铃置仓次郎、家永丰吉译为和文。铃置、家永笔下的“历史哲学”是经盛行日本的文明史话语规训的新概念,并掺杂“脱亚入欧”的政治隐喻。1900 年前后,铃置、家永的“历史哲学”,由康、梁一派引入,并依附文明史话语,作为一个新概念符号进入《新史学》文本,由此获得自身在中文语境中的最初合法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