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合一”

丁为祥

引用本文: 丁为祥. 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合一”[J].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8-31, 129. shu
Citation:  Weixiang DING. From “Xu and Qi Are Inseparable”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10): 18-31, 129. shu

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合一”—宋明理学“天人合一”主题的展开、落实及其指向

    作者简介: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陕西西安 710062) ;
  • 中图分类号: B2

From “Xu and Qi Are Inseparable”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0-10-21

    CLC number: B2

  • 摘要: 中国文化一直以“天人合一”为至上追求。但在不同的时代,天人合一又有其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理学的开创阶段,天人合一就表现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这种统一正好表现在张载以“虚气相即”为代表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并建与统一上,理学的本体宇宙论即由此得以确立。到了朱子时代,天人合一又表现为理与气的不即不离;但理和气本然与实然的两属以及“所以然”与“所当然”的不同侧重,又意味着“尊德性”与“道问学”、理本论与气化宇宙论的分裂。到了王阳明,才从官场与学界共同的内外背反现象中发现了知行为二的根源,所以其从身心一致的“知行合一”出发,并通过致良知,从而完成了从知行到身心、主客包括本然与实然两重世界的统一;而从批评程朱未能“定于一”的罗钦顺起始,则又从理与气之不可分割特征入手走向了气学。这样一来,心学与气学,既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追求的两种不同走向,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化追求的双重资源。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9
  • 文章访问数:  1582
  • HTML全文浏览量:  22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10-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 中国文化一直以“天人合一”为至上追求。但在不同的时代,天人合一又有其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理学的开创阶段,天人合一就表现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这种统一正好表现在张载以“虚气相即”为代表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并建与统一上,理学的本体宇宙论即由此得以确立。到了朱子时代,天人合一又表现为理与气的不即不离;但理和气本然与实然的两属以及“所以然”与“所当然”的不同侧重,又意味着“尊德性”与“道问学”、理本论与气化宇宙论的分裂。到了王阳明,才从官场与学界共同的内外背反现象中发现了知行为二的根源,所以其从身心一致的“知行合一”出发,并通过致良知,从而完成了从知行到身心、主客包括本然与实然两重世界的统一;而从批评程朱未能“定于一”的罗钦顺起始,则又从理与气之不可分割特征入手走向了气学。这样一来,心学与气学,既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追求的两种不同走向,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化追求的双重资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