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政策红利、地理禀赋与增长差异——来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证据

张鑫宇,汤向俊,刘瑞明

引用本文: 张鑫宇,汤向俊,刘瑞明. 政策红利、地理禀赋与增长差异——来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证据[J]. 学术月刊, 2023, 55(7): 46-60. shu
Citation:  ZHANG Xinyu. Policy Dividends, Geographical Endowments and Regional Disparity of Economic Growth —— 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7): 46-60. shu

政策红利、地理禀赋与增长差异——来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证据

    作者简介: 张鑫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北京100872);汤向俊,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100);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有经济研究院教授(北京10087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20&ZD1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生态约束下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转变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22YJC790171)的阶段性成果。刘瑞明为本文通讯作者

  • 中图分类号: F061

Policy Dividends, Geographical Endowments and Regional Disparity of Economic Growth —— 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CLC number: F061

  • 摘要: 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当代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县级和市级面板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冲击和强度DID方法,可从政策红利与地理禀赋互动的角度,揭示地区增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内河航运禀赋的互动,使地区的GDP 和人均GDP分别提高了2.49%和2.66%。机制检验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得货运成本大幅下降,产生了工业集聚、要素驱动和需求引致创新等效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地区增长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和低内河航运禀赋的地区,有更快的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各地区的地理禀赋实施相应的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在“三重压力”下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而且能够帮助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共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6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6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政策红利、地理禀赋与增长差异——来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证据

    作者简介:张鑫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北京100872);汤向俊,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100);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有经济研究院教授(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20&ZD1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生态约束下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转变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22YJC790171)的阶段性成果。刘瑞明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要: 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当代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县级和市级面板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冲击和强度DID方法,可从政策红利与地理禀赋互动的角度,揭示地区增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内河航运禀赋的互动,使地区的GDP 和人均GDP分别提高了2.49%和2.66%。机制检验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得货运成本大幅下降,产生了工业集聚、要素驱动和需求引致创新等效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地区增长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和低内河航运禀赋的地区,有更快的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各地区的地理禀赋实施相应的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在“三重压力”下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而且能够帮助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共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