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刘旭光

引用本文: 刘旭光.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J].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27-138.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1): 127-138. shu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 摘要: 梳理过去二百年关于“审美”是什么的理论史,可以说明“审美”不是一种原始的或自然的能力,而是一种源自理性的“要求”,一种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20世纪的“审美”在现实中走向沉沦,在理论上陷入绝境,就是因为放弃了审美的形而上学维度,审美完全被浅表化了,它和感官的诸种应激性反应杂糅在一起,审美的反思性没有被强调,但非理性的感受性、知觉、体验、诸种非理性能力在审美中的作用被强化了。人类建构“审美”的初衷——“反思判断”“自由愉悦”与“自我完善”被遗忘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本文的回答是:通过“自由理性”与“自由感性”而获得的“自由愉悦”。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4189
  • HTML全文浏览量:  36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摘要: 梳理过去二百年关于“审美”是什么的理论史,可以说明“审美”不是一种原始的或自然的能力,而是一种源自理性的“要求”,一种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20世纪的“审美”在现实中走向沉沦,在理论上陷入绝境,就是因为放弃了审美的形而上学维度,审美完全被浅表化了,它和感官的诸种应激性反应杂糅在一起,审美的反思性没有被强调,但非理性的感受性、知觉、体验、诸种非理性能力在审美中的作用被强化了。人类建构“审美”的初衷——“反思判断”“自由愉悦”与“自我完善”被遗忘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本文的回答是:通过“自由理性”与“自由感性”而获得的“自由愉悦”。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