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儒家著作之衍生谱系及近出楚简孔子语录的性质——以“公言”为视角

宁镇疆

引用本文: 宁镇疆. 论儒家著作之衍生谱系及近出楚简孔子语录的性质——以“公言”为视角[J]. 学术月刊, 2025, 57(3): 182-201,216. shu
Citation:  NING Zhenjiang. On the Derivative Genealogy of Confucian Works and the Nature of Confucius’ Quotations in Chu Bamboo Slip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eeches”[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3): 182-201,216. shu

论儒家著作之衍生谱系及近出楚简孔子语录的性质——以“公言”为视角

    作者简介: 宁镇疆,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44)。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2019ZDA250)、“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楚简综合研究”(G3444)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3

On the Derivative Genealogy of Confucian Works and the Nature of Confucius’ Quotations in Chu Bamboo Slip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eeches”

  • CLC number: K23

  • 摘要: 孔子对弟子的言说和教导,最初大多都是通过口传的形式,这在孔门后学间形成数量可观的“公言”:兼具纵向的多代传承与横向上的多点分布。文献中不少孔门弟子的言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承自孔子的话,这在史料学和古书年代学上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最初的口传特征,落实到简册上的表述实际是千差万别的,且在流传过程中有时也“言”胜于“书”,这说明溯源研究有时需要超越“文本”。作为孔门第一部结集的著作,《论语》不但最早成书,也与此后孔门后学的著作存在明显的“边界感”。在当前楚简孔子语录材料的研究中,这是最需认清的基本时序。孔门后学著作中有的以保存夫子言论为主,近乎《论语》的仿拟;有的则系在孔门“公言”基础上的“迭代”,从而形成著作意识非常明确的作品,而曾子、子思等孔门后学作品“类”意识的觉醒,又成为后来儒门诸子书的滥觞。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7
  • HTML全文浏览量:  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儒家著作之衍生谱系及近出楚简孔子语录的性质——以“公言”为视角

    作者简介:宁镇疆,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44)。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2019ZDA250)、“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楚简综合研究”(G344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孔子对弟子的言说和教导,最初大多都是通过口传的形式,这在孔门后学间形成数量可观的“公言”:兼具纵向的多代传承与横向上的多点分布。文献中不少孔门弟子的言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承自孔子的话,这在史料学和古书年代学上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最初的口传特征,落实到简册上的表述实际是千差万别的,且在流传过程中有时也“言”胜于“书”,这说明溯源研究有时需要超越“文本”。作为孔门第一部结集的著作,《论语》不但最早成书,也与此后孔门后学的著作存在明显的“边界感”。在当前楚简孔子语录材料的研究中,这是最需认清的基本时序。孔门后学著作中有的以保存夫子言论为主,近乎《论语》的仿拟;有的则系在孔门“公言”基础上的“迭代”,从而形成著作意识非常明确的作品,而曾子、子思等孔门后学作品“类”意识的觉醒,又成为后来儒门诸子书的滥觞。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