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身份认同与叙述政治——以李慈铭传为中心

王思雨

引用本文: 王思雨. 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身份认同与叙述政治——以李慈铭传为中心[J]. 学术月刊, 2025, 57(3): 206-216. shu
Citation:  WANG Siyu.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Narrative Politics of Qing Academic History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Take the Biography of Li Ciming as Center[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3): 206-216. shu

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身份认同与叙述政治——以李慈铭传为中心

    作者简介: 王思雨,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K25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Narrative Politics of Qing Academic History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Take the Biography of Li Ciming as Center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后人在回顾、总结有清一代学术时,往往绕不开李慈铭(越缦)其人。20世纪30年代出自王式通之手的《清儒学案·越缦学案》小传,实际由平步青撰传、《清史稿·李慈铭传》以及王式通为王重民辑《越缦堂文集》所作跋文内容结合而成。因生前未有经史专著,对李慈铭应列入儒林还是文苑,归入正案还是诸儒一事,缪荃孙、吴士鉴、徐世昌、夏孙桐等人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这些书写构成了后世认知李慈铭学术形象的基础性文本,而其背后的文本生成机制,不但折射出编纂者的身份认同情况,也显示了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叙述政治特质。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212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身份认同与叙述政治——以李慈铭传为中心

    作者简介:王思雨,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摘要: 后人在回顾、总结有清一代学术时,往往绕不开李慈铭(越缦)其人。20世纪30年代出自王式通之手的《清儒学案·越缦学案》小传,实际由平步青撰传、《清史稿·李慈铭传》以及王式通为王重民辑《越缦堂文集》所作跋文内容结合而成。因生前未有经史专著,对李慈铭应列入儒林还是文苑,归入正案还是诸儒一事,缪荃孙、吴士鉴、徐世昌、夏孙桐等人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这些书写构成了后世认知李慈铭学术形象的基础性文本,而其背后的文本生成机制,不但折射出编纂者的身份认同情况,也显示了民初清学史书写中的叙述政治特质。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