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静蓉
. 数字时代我们如何见证. 学术月刊,
2024, 56(3): 155-164.
-
[2]
莫伟民
. 见证“异识”——利奥塔的哲学政治学探究. 学术月刊,
2024, 56(2): 45-56.
-
[3]
南帆
.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
[4]
胡洁
.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0-146.
-
[5]
周晓虹
. 集体记忆:命运共同体与个人叙事的社会建构. 学术月刊,
2022, 54(3): 151-161.
-
[6]
刘亚秋
.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
[7]
陶赋雯
. 历史罪证的“记忆场”:军歌与日本的战争记忆. 学术月刊,
2024, 56(2): 175-186.
-
[8]
王宇
. 延安文学中的“医疗卫生叙事”.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32-140.
-
[9]
金进
. 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3-141.
-
[10]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
[11]
汪云霞
. 罗伯特·白英跨文化叙事中的重庆风景. 学术月刊,
2024, 56(12): 147-158.
-
[12]
陶东风
. 阿维夏伊·马格利特论道德见证者. 学术月刊,
2018, 50(7): 133-141.
-
[13]
姚文放
.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学术月刊,
2022, 54(9): 159-170.
-
[14]
石雅梅
, 许云和
. 魏晋南北朝别集序的文学批评意识与文集编辑理念. 学术月刊,
2020, 52(3): 107-120.
-
[15]
李怡
. 在历史中发现“文学性”. 学术月刊,
2023, 55(5): 157-161.
-
[16]
陈堂发
. 媒介文化:伦理抑或权利范畴生活方式.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51-158, 179.
-
[17]
姚文放
. 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 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 学术月刊,
2018, 50(9): 140-148.
-
[18]
汤哲声
. 如何评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和价值评析.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1-127, 138.
-
[19]
王丛阳
. 作为文化与方法的文学语言.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76-179.
-
[20]
莫砺锋
. 陆游与陶诗的离合. 学术月刊,
2021, 53(5): 14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