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

王云 张畇彬

引用本文: 王云, 张畇彬.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J]. 学术月刊, 2021, 53(6): 72-86. shu
Citation:  Yun WANG, Yunbin ZHANG. Social Preference Theory: Controversy and Future Development[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6): 72-86. shu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 王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张畇彬,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F09

Social Preference Theory: Controvers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 Available Online: 2021-06-21

    CLC number: F09

  • 摘要: 社会偏好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释经济学实验中观察到的非自利行为,通过拓展微观分析的效用最大化框架以包含公平、互惠、利他、差异厌恶等因素而发展出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已有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挑战,团队认同、社会文化背景、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对于社会偏好的影响亦被纳入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桑塔费学派的经济学家从族群进化和制度演进的角度,认为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利他、合作和互惠能够作为一种维系种群生存的制度得以演进和存续,继而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规范。社会偏好理论的进展也在近十年间对劳动经济学、财政学、宏观经济学乃至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实证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更广泛的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合作与互利行为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也为经济学家合理干预微观个体的选择与合作、改进政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 [1]

      陈茁 .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学术月刊, 2018, 50(8): 42-52.

    2. [2]

      周业安王一子 . 致力于推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周业安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8-184.

    3. [3]

      汤吉军 .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行为转向及其当代意义. 学术月刊, 2021, 53(11): 49-59.

    4. [4]

      周业安张海燕 . 行为经济学半个多世纪的演进:范式转换的历史轨迹. 学术月刊, 2023, 55(4): 91-99.

    5. [5]

      周业安 . 人的社会性与偏好的微观结构.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9-73.

    6. [6]

      孙亮 .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性概念重构.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21.

    7. [7]

      张巍卓 . 社会生命的再启蒙——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学观察. 学术月刊, 2024, 56(5): 123-134.

    8. [8]

      胡志平 .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与政府行为框架. 学术月刊, 2019, 51(6): 53-63.

    9. [9]

      刘伟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说体系和理论逻辑. 学术月刊, 2021, 53(5): 5-16.

    10. [10]

      孟捷 .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1, 53(2): 65-74.

    11. [11]

      洪银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属性、行为和规范. 学术月刊, 2022, 54(5): 39-45.

    12. [12]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 学术月刊, 2016, 48(07): 5-19.

    13. [13]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 学术月刊, 2016, 48(08): 5-15.

    14. [14]

      张军 . 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验. 学术月刊, 2024, 56(6): 38-47.

    15. [15]

      周嘉昕 . “批判经济学”与“实践哲学”. 学术月刊, 2019, 51(3): 17-25.

    16. [16]

      孟捷,朱宝清 .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17. [17]

      叶初升任兆柯 . 经济学中的网络分析与网络的经济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19, 51(5): 39-46, 38.

    18. [18]

      杜宁华 . 经济学实验的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 与朱富强先生商榷. 学术月刊, 2017, 49(08): 80-87.

    19. [19]

      王德峰张敏琪 . 论经济学的非历史性. 学术月刊, 2021, 53(7): 22-35.

    20. [20]

      张曙光张弛 . 使用权的制度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0, 52(1): 40-51, 8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1577
  • HTML全文浏览量:  32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6-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王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作者简介:张畇彬,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 社会偏好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释经济学实验中观察到的非自利行为,通过拓展微观分析的效用最大化框架以包含公平、互惠、利他、差异厌恶等因素而发展出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已有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挑战,团队认同、社会文化背景、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对于社会偏好的影响亦被纳入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桑塔费学派的经济学家从族群进化和制度演进的角度,认为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利他、合作和互惠能够作为一种维系种群生存的制度得以演进和存续,继而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规范。社会偏好理论的进展也在近十年间对劳动经济学、财政学、宏观经济学乃至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实证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更广泛的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合作与互利行为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也为经济学家合理干预微观个体的选择与合作、改进政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