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

文贵良

引用本文: 文贵良.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J].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37-14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1): 137-144. shu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

  • 摘要: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把日语定为伪满洲国的“国语”之一种,日语成为殖民工具,是殖民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文同种”成为日本殖民的话语符号,制定满语假名方案来达到“文”的融合,而《协和之花》中吴羡云与中岛芳子的结婚则喻示了“种”的融合,但这些都不过是“同文同种”这一殖民魅惑性话语的演绎而已。“协和语”是日语殖民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像小说《咖啡女》的语言及其想象则暴露了“协和语”的自我殖民问题。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4255
  • HTML全文浏览量:  56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

摘要: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把日语定为伪满洲国的“国语”之一种,日语成为殖民工具,是殖民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文同种”成为日本殖民的话语符号,制定满语假名方案来达到“文”的融合,而《协和之花》中吴羡云与中岛芳子的结婚则喻示了“种”的融合,但这些都不过是“同文同种”这一殖民魅惑性话语的演绎而已。“协和语”是日语殖民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像小说《咖啡女》的语言及其想象则暴露了“协和语”的自我殖民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