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

杨知文

引用本文: 杨知文.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J].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11-122. shu
Citation:  Zhiwen YANG. The Nature of “Treating Like Cases Alike” and Its Justific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11): 111-122. shu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

    作者简介: 杨知文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042) ;
  • 中图分类号: D9

The Nature of “Treating Like Cases Alike” and Its Justific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1-11-20

    CLC number: D9

  • 摘要: “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然规定在司法运行及其个案裁判推理的程序之中。无论是作为司法公共判断的约束性规则,还是作为司法活动自身的构成性规则,“同案同判”都成为法官应当履行的司法义务。“同案同判”成为司法义务并非法律义务,而是一种与司法职能特性和法官行动密切相关的特殊道德义务,是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1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16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11-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

    作者简介:杨知文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042)

摘要: “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然规定在司法运行及其个案裁判推理的程序之中。无论是作为司法公共判断的约束性规则,还是作为司法活动自身的构成性规则,“同案同判”都成为法官应当履行的司法义务。“同案同判”成为司法义务并非法律义务,而是一种与司法职能特性和法官行动密切相关的特殊道德义务,是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