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凤媛

引用本文: 凤媛.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J]. 学术月刊, 2024, 56(2): 166-174. shu
Citation:  FENG Yuan.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s of Mr.No Problem—— On the Debate of Emotion and Reason in Anti-Japanese Literature[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2): 166-174. shu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作者简介: 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汉语观之变迁及影响研究”(21YJA751007)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206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s of Mr.No Problem—— On the Debate of Emotion and Reason in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对抗战大局和抗战文艺综合而深入思考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既是老舍反思抗战文艺重宣传、轻艺术的一种转向,也是他深受抗战时局之刺激和抗战建国理想的感召,思考抗战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进而为新中国的未来建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老舍作为文化审视和人性批判者的意识被再度激发强化。他借树华农场这一经济实体在抗战时期如何运作的细致剖析,从经济问题延伸到了文化和人性问题,也牵涉出对抗战文艺如何处理“情”与“理”之关系的多重思考。老舍的“情”“理”之辩,融合了他对抗战社会内在运作机制的犀利观察,实践了他对抗战文艺如何切实突进现实与生活的新思考,也寄托了他对抗战文艺淬炼民族文化传统、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殷切期待。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94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作者简介: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汉语观之变迁及影响研究”(21YJA751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对抗战大局和抗战文艺综合而深入思考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既是老舍反思抗战文艺重宣传、轻艺术的一种转向,也是他深受抗战时局之刺激和抗战建国理想的感召,思考抗战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进而为新中国的未来建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老舍作为文化审视和人性批判者的意识被再度激发强化。他借树华农场这一经济实体在抗战时期如何运作的细致剖析,从经济问题延伸到了文化和人性问题,也牵涉出对抗战文艺如何处理“情”与“理”之关系的多重思考。老舍的“情”“理”之辩,融合了他对抗战社会内在运作机制的犀利观察,实践了他对抗战文艺如何切实突进现实与生活的新思考,也寄托了他对抗战文艺淬炼民族文化传统、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殷切期待。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