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

陈建华

引用本文: 陈建华.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J]. 学术月刊, 2020, 52(7): 135-145. shu
Citation:  Jianhua CHEN. Commodity, Family and Global Modernity[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7): 135-145. shu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论鲁迅的《肥皂》

    作者简介: 陈建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I206

Commodity, Family and Global Modernity

  • Available Online: 2020-07-20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在鲁迅小说中《肥皂》引起的争议是最多的。近年来学者从女性本位、心理分析、话语结构或多重象征意蕴等角度重读这篇小说,释放出多元读解的可能。本文从商品的视角解读《肥皂》,指出整篇小说描写一块洋肥皂在一个旧式家庭中所掀起的“茶壶里的风暴”,表明四铭作为旧阶级成员,一面大讲仁义道德反对新事物,一面不自觉被肥皂和小家庭所蕴含的社会“进化”过程所形塑,意味着作者对都市经济秩序、个人物欲赋予某种理性且不乏包容的思考。这样的主题标志着鲁迅小说创作的某种转折,他从“国民性”整体批判转向对城市生活与家庭结构的观察,而在写实的独特风格的追求中运用理性之光剖析人性及其阶级属性的复杂形态,借此达到对于现实中国更为准确的把握。
  • 图 1  《申報》,1923年7月30日

    图 2  Palmolive ad. Times of India, 1939

  • 加载中
图(2)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3305
  • HTML全文浏览量:  33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7-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

    作者简介:陈建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在鲁迅小说中《肥皂》引起的争议是最多的。近年来学者从女性本位、心理分析、话语结构或多重象征意蕴等角度重读这篇小说,释放出多元读解的可能。本文从商品的视角解读《肥皂》,指出整篇小说描写一块洋肥皂在一个旧式家庭中所掀起的“茶壶里的风暴”,表明四铭作为旧阶级成员,一面大讲仁义道德反对新事物,一面不自觉被肥皂和小家庭所蕴含的社会“进化”过程所形塑,意味着作者对都市经济秩序、个人物欲赋予某种理性且不乏包容的思考。这样的主题标志着鲁迅小说创作的某种转折,他从“国民性”整体批判转向对城市生活与家庭结构的观察,而在写实的独特风格的追求中运用理性之光剖析人性及其阶级属性的复杂形态,借此达到对于现实中国更为准确的把握。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2)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