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概念的普遍性”到“实践的普遍性”

贺来

引用本文: 贺来. 从“概念的普遍性”到“实践的普遍性”[J]. 学术月刊, 2022, 54(9): 5-13. shu
Citation:  Lai HE. From “Universality of Concept” to “Universality of Practice”[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9): 5-13. shu

从“概念的普遍性”到“实践的普遍性”—马克思哲学与“人的普遍本质”理解范式的重大转换

    作者简介: 贺来,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长春 130015) ;
  • 中图分类号: A1

From “Universality of Concept” to “Universality of Practice”

  • Available Online: 2022-09-20

    CLC number: A1

  • 摘要: 如何理解“人的普遍本质”,这是哲学发展史上充满争议的重大课题。在此问题上,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概念化”的解释原则,即把“人的普遍本质”归结为运用知性思维方式所获取的人区别于其他存在者、且为所有人共同分有的“人的普遍概念”。这种对人的知性化理解在根本上是与人的现实存在相冲突的。马克思哲学改变了对“人的普遍本质”的解释原则,赋予人的“普遍性”以全新的内涵,实现了从“概念的普遍性”向“实践的普遍性”的理解范式的重大转换,扭转了把握“人的普遍本质”的致思路径。它在深层蕴含着理解“人的普遍本质”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知性思维方式”向“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为克服对人的抽象化理解,把握人活生生的现实存在,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现代哲学意义。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8
  • 文章访问数:  1347
  • HTML全文浏览量:  40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9-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概念的普遍性”到“实践的普遍性”

    作者简介:贺来,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长春 130015)

摘要: 如何理解“人的普遍本质”,这是哲学发展史上充满争议的重大课题。在此问题上,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概念化”的解释原则,即把“人的普遍本质”归结为运用知性思维方式所获取的人区别于其他存在者、且为所有人共同分有的“人的普遍概念”。这种对人的知性化理解在根本上是与人的现实存在相冲突的。马克思哲学改变了对“人的普遍本质”的解释原则,赋予人的“普遍性”以全新的内涵,实现了从“概念的普遍性”向“实践的普遍性”的理解范式的重大转换,扭转了把握“人的普遍本质”的致思路径。它在深层蕴含着理解“人的普遍本质”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知性思维方式”向“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为克服对人的抽象化理解,把握人活生生的现实存在,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现代哲学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