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代的中国本部概念
-
摘要: 1585年欧洲文献中出现族性地理概念China proper(中国本部);因华夷秩序观的影响,江户时代日语文献中一直没有族性地理思想;同期日文中称呼中国时“支那”的用法增多,且意义逐渐转变,至明治维新,受西方文献的影响,始有支那本部等译法,日本学者逐渐展布相关概念和分类体系,对以前所持的华夷秩序观进行转换,继续建构日本中心主义的同时,对中国诸部重新分类,并逐渐突出“支那本部”即为“支那”的观念。这为日本扩张主义者利用,成为其分裂中国的指导观念。“支那本部”概念与中国历史和现实不符,所以中国学者或批判、改造或抛弃这一概念。
-
Key words: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64
- HTML全文浏览量: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