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无序到有序: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

冯小红

引用本文: 冯小红. 从无序到有序: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J]. 学术月刊, 2024, 56(2): 197-210. shu
Citation:  FENG Xiaohong. From Disorder to Order: The Storage and Allocation of Grain and Forage in Villages in Taihang Base during the Comprehensive Anti-Japanese War[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2): 197-210. shu

从无序到有序: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

    作者简介: 冯小红,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教授(河北邯郸056006)。
  •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北文化研究项目“冀南地区晋冀鲁豫边区军政机关旧址调查与保护研究”(HB19WH14)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5

From Disorder to Order: The Storage and Allocation of Grain and Forage in Villages in Taihang Base during the Comprehensive Anti-Japanese War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太行山文书所见“平顺县李庄编村村公所凭条”“涉县三和村、杨家庄、卸甲村凭条”“涉县第六区匡门村仓库凭条及单据”,可分别反映出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粮秣存调不同阶段的实况。经剖析凭条内容和形制可知,全面抗战初期,各军政单位均直接或间接向村庄摊派粮秣,村庄管理机构一般采取随派随筹随交方式加以应对,其相关工作呈现出紧迫性和随机性特点。全面抗战中期,村庄粮秣存调逐渐形成一套以“统一管理,分散保存”为原则的办法,村庄管理机构除调拨粮秣外,还增加了一项存储功能,其相关工作呈现出正常化和规范化特点。全面抗战后期,晋冀鲁豫边区公布了一系列粮秣管理制度,县以下基本形成由县仓库—分仓库—村仓库组成的垂直管理系统,专门负责粮秣的保管和调拨;村庄管理机构虽然不再负责粮秣的存调手续,但仍须对粮秣之运输、动员埋藏、保管等方面负全责,相关工作呈现出统一化和制度化特点。总之,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对粮秣存调秩序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445
  • HTML全文浏览量:  7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无序到有序: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

    作者简介:冯小红,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教授(河北邯郸056006)。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北文化研究项目“冀南地区晋冀鲁豫边区军政机关旧址调查与保护研究”(HB19WH1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太行山文书所见“平顺县李庄编村村公所凭条”“涉县三和村、杨家庄、卸甲村凭条”“涉县第六区匡门村仓库凭条及单据”,可分别反映出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粮秣存调不同阶段的实况。经剖析凭条内容和形制可知,全面抗战初期,各军政单位均直接或间接向村庄摊派粮秣,村庄管理机构一般采取随派随筹随交方式加以应对,其相关工作呈现出紧迫性和随机性特点。全面抗战中期,村庄粮秣存调逐渐形成一套以“统一管理,分散保存”为原则的办法,村庄管理机构除调拨粮秣外,还增加了一项存储功能,其相关工作呈现出正常化和规范化特点。全面抗战后期,晋冀鲁豫边区公布了一系列粮秣管理制度,县以下基本形成由县仓库—分仓库—村仓库组成的垂直管理系统,专门负责粮秣的保管和调拨;村庄管理机构虽然不再负责粮秣的存调手续,但仍须对粮秣之运输、动员埋藏、保管等方面负全责,相关工作呈现出统一化和制度化特点。总之,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对粮秣存调秩序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