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

强世功

引用本文: 强世功.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J]. 学术月刊, 2019, 51(10): 92-109. shu
Citation:  Shigong JIANG. The Field of Critical Legal Studies in China[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0): 92-109. shu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从《秋菊打官司》看批判法律理论的转向

    作者简介: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
  • 中图分类号: P9

The Field of Critical Legal Studies in China

  • Available Online: 2019-10-01

    CLC number: P9

  • 摘要: 本文试图将法学界围绕《秋菊打官司》所形成的批判法律理论置于国际政治场域、国内体制改革的政治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思想场域中,通过学界对《秋菊打官司》的解读,考察批判法律理论放弃了批判立场而走向妥协,并最终形成了古典礼法传统、社会主义政法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法治传统之间的综合的深层原因。批判法律理论走向妥协和综合,一方面由于中国体制改革带来了政治场域变化,在强调法治的体制改革逻辑中,政党的定位一度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移植而来的西方法逐渐融入中国社会生活,这种“超前立法”推动了中国崛起。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法理学应当走出“帝国边陲地带”的思考,走出移植法与本土法对立的“转型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立足中华法系礼法互动的古典传统,总结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党规与国法互动的经验,探索新的法治发展道路。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1759
  • HTML全文浏览量:  26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

    作者简介: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摘要: 本文试图将法学界围绕《秋菊打官司》所形成的批判法律理论置于国际政治场域、国内体制改革的政治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思想场域中,通过学界对《秋菊打官司》的解读,考察批判法律理论放弃了批判立场而走向妥协,并最终形成了古典礼法传统、社会主义政法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法治传统之间的综合的深层原因。批判法律理论走向妥协和综合,一方面由于中国体制改革带来了政治场域变化,在强调法治的体制改革逻辑中,政党的定位一度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移植而来的西方法逐渐融入中国社会生活,这种“超前立法”推动了中国崛起。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法理学应当走出“帝国边陲地带”的思考,走出移植法与本土法对立的“转型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立足中华法系礼法互动的古典传统,总结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党规与国法互动的经验,探索新的法治发展道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