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子孙“自置财产权”研究——以律令和判例为中心

尹成波

引用本文: 尹成波. 子孙“自置财产权”研究——以律令和判例为中心[J].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44-156.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7): 144-156. shu

子孙“自置财产权”研究——以律令和判例为中心

  • 摘要: 传统社会子孙有“自置财产权”。保护这一权利的法律,萌芽于唐,产生于宋,元因袭,明清虽无国家法,但清代一些地方习俗与司法均承认该权利。“同居共财”制度因财产权不明晰,易均富成贫,子弟争讼,促使宋廷于景祐四年颁布前述法律。之所以立此法维护“同居共财”,缘于其为王朝政治合法性基础,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此法将“非因祖父母财及因官自置财产”授予子孙,即以承认其“自置财产权”激励效率,而“共财”即父祖之产则可保障亲情伦理,两者得以适当兼顾。这些功能和国家赋役渐次从田、子孙立户管制渐次宽松,及家庭成员适当分享习俗等因素,造就保护子孙财产权利法律、习俗的延续。前述法律及习俗之存在表明:传统家庭财产制度伦理与效率兼顾;社会生活中公与私各得其所。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326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子孙“自置财产权”研究——以律令和判例为中心

摘要: 传统社会子孙有“自置财产权”。保护这一权利的法律,萌芽于唐,产生于宋,元因袭,明清虽无国家法,但清代一些地方习俗与司法均承认该权利。“同居共财”制度因财产权不明晰,易均富成贫,子弟争讼,促使宋廷于景祐四年颁布前述法律。之所以立此法维护“同居共财”,缘于其为王朝政治合法性基础,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此法将“非因祖父母财及因官自置财产”授予子孙,即以承认其“自置财产权”激励效率,而“共财”即父祖之产则可保障亲情伦理,两者得以适当兼顾。这些功能和国家赋役渐次从田、子孙立户管制渐次宽松,及家庭成员适当分享习俗等因素,造就保护子孙财产权利法律、习俗的延续。前述法律及习俗之存在表明:传统家庭财产制度伦理与效率兼顾;社会生活中公与私各得其所。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