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吴文芳 刘洁

引用本文: 吴文芳, 刘洁.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J]. 学术月刊, 2021, 53(8): 106-122. shu
Citation:  Wenfang WU, Jie LIU.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in the Era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Social Law[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8): 106-122. shu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作者简介: 吴文芳,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特任研究员(上海 200433);刘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D9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in the Era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Social Law

  • Available Online: 2021-08-20

    CLC number: D9

  • 摘要: 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劳动关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能劳动者、从事常规工作的中间阶层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公私法融合属性的社会法制度,在应对灵活就业和技术失业问题上显得乏力,社会法应向更纯粹的私法和更广泛的公法靠拢,分类协同规范相关社会关系: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淡化劳动合同中不必要的管制色彩;从人权保护视角重新定位劳动基准法,将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具体化,建立以全民基本收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1. [1]

      束赟 . 赋能与执行:新技术时代政党组织的发展. 学术月刊, 2019, 51(12): 71-80.

    2. [2]

      余典范姜宏陈磊 . 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9): 60-72.

    3. [3]

      郑作彧 .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学术月刊, 2021, 53(5): 120-133.

    4. [4]

      涂永前 . 论法外选法——瑞士国际私法的实践与启示. 学术月刊, 2017, 49(09): 81-90.

    5. [5]

      曹海军梁赛 . 理解“中国之治”的密钥:“协同优势”与“优势协同”. 学术月刊, 2021, 53(4): 81-91.

    6. [6]

      学术月刊 . 《学术月刊》2017 年分类总目录.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80-184.

    7. [7]

      陈诗一武英涛 . 环保税制改革与雾霾协同治理. 学术月刊, 2018, 50(10): 39-57.

    8. [8]

      刘志阳陈咏昶 . 社会企业混合逻辑与跨部门协同. 学术月刊, 2021, 53(11): 85-98.

    9. [9]

      郁建兴,周幸钰 . 超越技术赋能:数字化改革中的治理模式重塑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3, 55(11): 73-83.

    10. [10]

      毛伟 . 制度变革的经济绩效. 学术月刊, 2020, 52(5): 62-71.

    11. [11]

      郑戈 . 学术主体意识与国际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规则往何处去?.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3-14.

    12. [12]

      张晖明张陶 . 国有企业改革再出发:从“分类”到“分层”. 学术月刊, 2019, 51(1): 59-67.

    13. [13]

      学术月刊 . 《学术月刊》2016年分类总目录.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80-184.

    14. [14]

      孟彦弘 . 汉律的分级与分类——再论秦汉法典的体系. 学术月刊, 2023, 55(9): 170-182.

    15. [15]

      张国芳 . 滕尼斯“共同体/社会”分类的类型学意义. 学术月刊, 2019, 51(2): 78-85.

    16. [16]

      范从来林键程一江 .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 学术月刊, 2022, 54(9): 35-45.

    17. [17]

      何大安 . 互联网时代厂商投资经营的网络协同化. 学术月刊, 2020, 52(11): 32-40.

    18. [18]

      王烨,孟天广 . 横向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回应性:分职与协同. 学术月刊, 2024, 56(2): 103-114.

    19. [19]

      贾文娟 . 劳动的身体,资本的心智——自我资本化与新自由主义晚期劳动者意识形态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12-121.

    20. [20]

      张一兵 .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
  • 文章访问数:  996
  • HTML全文浏览量:  13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8-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作者简介:吴文芳,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特任研究员(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刘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摘要: 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劳动关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能劳动者、从事常规工作的中间阶层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公私法融合属性的社会法制度,在应对灵活就业和技术失业问题上显得乏力,社会法应向更纯粹的私法和更广泛的公法靠拢,分类协同规范相关社会关系: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淡化劳动合同中不必要的管制色彩;从人权保护视角重新定位劳动基准法,将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具体化,建立以全民基本收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