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语》之“方”

陈建洪

引用本文: 陈建洪. 《论语》之“方”[J]. 学术月刊, 2025, 57(2): 16-26. shu
Citation:  CHEN Jianhong. On the Significance of “Fang” in the Analects[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2): 16-26. shu

《论语》之“方”

    作者简介: 陈建洪,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广东珠海 519082)。
  • 中图分类号: B2

On the Significance of “Fang” in the Analects

  • CLC number: B2

  • 摘要: 《论语》中“方”字凡十五见。其中,有些句子向来争讼不休,也有些句子常受忽视。常见争议之义包括方之为并、方之为比以及方之为道术等用法。由于“四方”“万方”已完全成为汉语常用词汇,就其语义讨论而言,几乎遭到彻底忽视。与“四方”“万方”等用法密切相关的“多方”“邦方”之义,则从未得到讨论且似乎向无争议。“四方”“万方”用法之中,可析取“臣方”“敌方”和“形方”之义。这些不争之义对于理解《论语》之“方”甚至中华文明特征,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社会关系与政治空间格局是环状方性结构,“方”是理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一把钥匙。
    1. [1]

      梁涛 . 《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新诠.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3-20.

    2. [2]

      罗凯 . 何为方镇:方镇的特指、泛指与常指. 学术月刊, 2018, 50(8): 159-169.

    3. [3]

      郜积意曾新桂 . 礼经郑注“馔要方”图释. 学术月刊, 2023, 55(1): 173-190.

    4. [4]

      陆敏珍 . 故事与发明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34-142.

    5. [5]

      冯建勇 .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6. [6]

      黄向春 .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学术月刊, 2019, 51(8): 168-178.

    7. [7]

      王公龙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语境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学术月刊, 2022, 54(7): 5-17.

    8. [8]

      陈诗一汪莉 . 中国地方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16, 48(06): 37-52.

    9. [9]

      冯贤亮 .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45-157.

    10. [10]

      郁建兴黄亮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17, 49(02): 96-105.

    11. [11]

      杨卫华 . 英国在华传教政治的地方实践:福州乌石山案再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44-161.

    12. [12]

      游欢孙 . 明清至民国宿松地方家族的始迁祖记忆.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29-134.

    13. [13]

      谢伊云 . “中央出题—地方自选”:城市治理政策何以反制政策效能层层衰减. 学术月刊, 2024, 56(6): 89-99.

    14. [14]

      冯贤亮 . 布衣袁仁:晚明地方知识人的生活世界. 学术月刊, 2018, 50(8): 170-184.

    15. [15]

      游欢孙 . 明清徽州地方家族的统宗会谱及其意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81-194.

    16. [16]

      郭涛 . 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地方行政运行的空间结构. 学术月刊, 2023, 55(4): 170-180.

    17. [17]

      冯贤亮 . 国家与地方的互动:明末嘉善县域社会的赋役问题及其政治调控. 学术月刊, 2023, 55(4): 181-195.

    18. [18]

      叶敏,张建雷 . 盘活式发展: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新形态.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10-122.

    19. [19]

      王烨,孟天广 . 横向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回应性:分职与协同. 学术月刊, 2024, 56(2): 103-114.

    20. [20]

      李庆新 . 地方主导与制度转型——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及其区域特色. 学术月刊, 2016, 48(01): 21-3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160
  • HTML全文浏览量:  3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语》之“方”

    作者简介:陈建洪,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广东珠海 519082)。

摘要: 《论语》中“方”字凡十五见。其中,有些句子向来争讼不休,也有些句子常受忽视。常见争议之义包括方之为并、方之为比以及方之为道术等用法。由于“四方”“万方”已完全成为汉语常用词汇,就其语义讨论而言,几乎遭到彻底忽视。与“四方”“万方”等用法密切相关的“多方”“邦方”之义,则从未得到讨论且似乎向无争议。“四方”“万方”用法之中,可析取“臣方”“敌方”和“形方”之义。这些不争之义对于理解《论语》之“方”甚至中华文明特征,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社会关系与政治空间格局是环状方性结构,“方”是理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一把钥匙。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