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语》之“方”

陈建洪

引用本文: 陈建洪. 《论语》之“方”[J]. 学术月刊, 2025, 57(2): 16-26. shu
Citation:  CHEN Jianhong. On the Significance of “Fang” in the Analects[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2): 16-26. shu

《论语》之“方”

    作者简介: 陈建洪,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广东珠海 519082)。
  • 中图分类号: B2

On the Significance of “Fang” in the Analects

  • CLC number: B2

  • 摘要: 《论语》中“方”字凡十五见。其中,有些句子向来争讼不休,也有些句子常受忽视。常见争议之义包括方之为并、方之为比以及方之为道术等用法。由于“四方”“万方”已完全成为汉语常用词汇,就其语义讨论而言,几乎遭到彻底忽视。与“四方”“万方”等用法密切相关的“多方”“邦方”之义,则从未得到讨论且似乎向无争议。“四方”“万方”用法之中,可析取“臣方”“敌方”和“形方”之义。这些不争之义对于理解《论语》之“方”甚至中华文明特征,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社会关系与政治空间格局是环状方性结构,“方”是理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一把钥匙。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644
  • HTML全文浏览量:  9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语》之“方”

    作者简介:陈建洪,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广东珠海 519082)。

摘要: 《论语》中“方”字凡十五见。其中,有些句子向来争讼不休,也有些句子常受忽视。常见争议之义包括方之为并、方之为比以及方之为道术等用法。由于“四方”“万方”已完全成为汉语常用词汇,就其语义讨论而言,几乎遭到彻底忽视。与“四方”“万方”等用法密切相关的“多方”“邦方”之义,则从未得到讨论且似乎向无争议。“四方”“万方”用法之中,可析取“臣方”“敌方”和“形方”之义。这些不争之义对于理解《论语》之“方”甚至中华文明特征,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社会关系与政治空间格局是环状方性结构,“方”是理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一把钥匙。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