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晚明的政治危机、科举考试与国家治理

冯贤亮

引用本文: 冯贤亮. 晚明的政治危机、科举考试与国家治理[J]. 学术月刊, 2025, 57(2): 176-194. shu
Citation:  FENG Xianliang. Political Crisis,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in Late Ming Dynasty[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2): 176-194. shu

晚明的政治危机、科举考试与国家治理

    作者简介: 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 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以来太湖平原的环境变化与治理研究”(24&ZD272)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3

Political Crisis,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in Late Ming Dynasty

  • CLC number: K23

  • 摘要: 晚明中国出现了政治秩序与社会控制的各种危机,牵动了国家到地方的整体注意力。但应对的根本,仍在国家治理亟需的各类人才。从朝廷到州县的秩序维护,需要大量公忠报国的官员队伍,其培育的土壤就在科举制度。在晚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大多是国家治理与礼仪纲纪的大问题,特别是在全国性的会试策论中,表现尤其明显。在国家治理的宏观进程中,制度文明的建设有其根本性意义,从科举层面而论,更能体现其重要性。在明代前期建立的制度与长期的教化基础上,人才选拔有其鲜明的专经差异与地域差异。就会试与殿试的结果比较来看,仍存在人数、人名、户籍等的差异,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从中可以反映出科举考试与录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习惯。但科试的内容,都贯彻了王朝统治的基本理念,尤其是策论,更为切近晚明时政及其如何应对的重要问题,都与当时的世风、文风、国运等变化相联系。最终经由殿试为王朝统治的维续而选拔的合适人才,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依靠。
    1. [1]

      冯贤亮 . 布衣袁仁:晚明地方知识人的生活世界. 学术月刊, 2018, 50(8): 170-184.

    2. [2]

      田澍 . 明朝迁都北京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45-157.

    3. [3]

      陈兆旺 . 通过福利国家实现的社会规约与国家治理. 学术月刊, 2022, 54(5): 82-94.

    4. [4]

      陈尧陈甜甜 . 制度何以产生治理效能:7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 学术月刊, 2020, 52(2): 86-94.

    5. [5]

      汪仕凯 . 政治体制能力:一个解释国家治理兴衰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1, 53(10): 88-101.

    6. [6]

      王帅一 . “无法”之讼:传统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田土细故.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06-120.

    7. [7]

      黄振华 . 国家治理的家户逻辑:基于田野政治学的分析进路. 学术月刊, 2021, 53(7): 91-104, 178.

    8. [8]

      曹正汉聂晶张晓鸣 . 中国公共事务的集权与分权: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0, 52(4): 69-83.

    9. [9]

      韩志明 . 国家治理的信息叙事:清晰性、清晰化与清晰度. 学术月刊, 2019, 51(9): 82-94.

    10. [10]

      余南平黄昊 . 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范式的形塑与影响. 学术月刊, 2025, 57(2): 77-89.

    11. [11]

      王鸿铭 . “工作组”模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学术月刊, 2021, 53(3): 85-98.

    12. [12]

      冯贤亮 .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45-157.

    13. [13]

      曹南屏 .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45-160.

    14. [14]

      易承志 . 协商民主、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 学术月刊, 2016, 48(03): 66-79.

    15. [15]

      朱圆 . 脆弱性理论与国家治理责任新解. 学术月刊, 2017, 49(03): 81-90.

    16. [16]

      谷成 . 现代国家治理视阈下的税收职能. 学术月刊, 2017, 49(08): 88-97.

    17. [17]

      吴白乙张一飞 . 全球治理困境与国家“再现”的最终逻辑. 学术月刊, 2021, 53(1): 80-92.

    18. [18]

      谷成孙国宁 . 现代国家治理下的国际税收竞争再思考. 学术月刊, 2020, 52(1): 62-72.

    19. [19]

      周光俊 . 民族国家共同体演进中的族群权利:边界及其治理. 学术月刊, 2020, 52(9): 84-94.

    20. [20]

      罗梁波 . 国家治理的技术框架:从管理工程到社会工程的空间重塑.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02-11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95
  • HTML全文浏览量:  3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晚明的政治危机、科举考试与国家治理

    作者简介: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以来太湖平原的环境变化与治理研究”(24&ZD27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晚明中国出现了政治秩序与社会控制的各种危机,牵动了国家到地方的整体注意力。但应对的根本,仍在国家治理亟需的各类人才。从朝廷到州县的秩序维护,需要大量公忠报国的官员队伍,其培育的土壤就在科举制度。在晚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大多是国家治理与礼仪纲纪的大问题,特别是在全国性的会试策论中,表现尤其明显。在国家治理的宏观进程中,制度文明的建设有其根本性意义,从科举层面而论,更能体现其重要性。在明代前期建立的制度与长期的教化基础上,人才选拔有其鲜明的专经差异与地域差异。就会试与殿试的结果比较来看,仍存在人数、人名、户籍等的差异,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从中可以反映出科举考试与录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习惯。但科试的内容,都贯彻了王朝统治的基本理念,尤其是策论,更为切近晚明时政及其如何应对的重要问题,都与当时的世风、文风、国运等变化相联系。最终经由殿试为王朝统治的维续而选拔的合适人才,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依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